天上的小青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肯定不会,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还不到三十岁,就敢对抗不服父王曹操,到了如今,他怎么会看得上自己呢?
虽然大家都是二世祖,但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他不过是个标准的官宦子弟,孙权与己相比,不知道厉害到哪里去了,人家可是久经大风大浪依旧能谈笑风生的人物。
那么,既然明知孙权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那为什么还要慕此虚名呢?
曹丕当然有自己的理由:我泱泱大国,人家来称臣,我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对他用兵,怕是会伤了后来者的心。
他需要孙权称臣带来的荣耀,给他称装点门面,给他的政治威望添砖加瓦,而侍中刘晔看重的是国家的实际利益。
两者本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孙权识天命,知人事,远在江左却心慕朝廷,遣使奉章,我大魏胸怀广阔,不计前嫌,同意孙权为为臣。以诸卿之见当以何官职封赏孙权?”
同位于中上的官爵一样司马懿在朝臣的班次当中也处于中上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在这里他离皇帝不是很远又不是太近,刚好可以在“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中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次廷议的讨论。
在他看来他文士是曹操的面具,曹操骨子里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一代猛人,然则曹丕买椟还珠,竭力想做出一幅能谋善断的明君形象实际骨子里的确确是个文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