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可以的话,岂不是意味着这种质量亏损的能量释放效率,要比核聚变还大150倍?(一个是100%亏损,一个才亏损0.7%,所以近似150倍。)
还别说,反物质这东西,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蓝洞星,都在实验室里被瞬间制造出来过。
制造过程是很复杂艰辛的,也跟基本粒子对撞机还有其他一些高能设备有关。但是在没有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前提下,也不是完全弄不出反物质。只要符合“不择手段把巨量的能量汇聚到某些粒子上,然后让它们相互如何如何一番”,就有可能瞬间制造出反物质的基本粒子。
说白了,就是制造反物质耗费的能量,可能比反物质湮灭释放的能量还多。(质能当然还是守恒的,多花掉的能量是耗散在别的冗余中了)
所以,哪怕蓝洞星上目前还没有国家投大型基本粒子对撞机,反物质的概念,也已经被学界略有认可了。
只不过这玩意儿基本上只有物理层面的观测记录,没法保存。因为地球上充满了正物质,所以反物质只要一出现,或许质能存在几个飞秒,就被正物质重新湮灭了。
顾玩跟艾弗森教授提到的“虚粒子对”,也是反物质研究的一种前沿表现。
大约90年代初,大洋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弄出了虚粒子对,由一个“虚粒子”和一个“虚反粒子”构成。这俩货在实验室里也是一出现,就会被瞬间湮灭,一样无法保存。
艾弗森教授刚才的疑问,只是没想到“反物质”和“虚粒子对”这两个基础物理方面的研究前沿成果,怎么会跟天体物理领域有瓜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