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核科技上的第一款无人机,就是四旋翼的,每套独立动力系统伺服电机,确保动力输出精确自动微调。
而地球历史上,大江的早期无人机,从2006到2009,基本上都是单旋翼的直升机模式,没有脱离传统直升机的窠臼。
单旋翼和四旋翼,对于飞行的动力输出其实是没什么影响的,反正无人机这点重量,一台电机驱动旋翼肯定够了,旋翼数量少,动力效率反而还能提高、冗余重量也能减少。
但四旋翼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旦自动姿态飞控系统升级上去之后,飞起来更稳。哪怕因为外界环境风力、气流变化,让无人机抖动甚至失速,都能利用各个旋翼的不同出力比调整回来。
而单旋翼在遇到意外气流和风力突变的时候,姿态控制就难一些,需要更有经验的操作者才能驾驭。
很显然,汉核的初代无人机就达到了地球上大江09年甚至之后的姿态飞控水平,跟汉核科技在研发无人机的时候,就直接并行有另外事业部搞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积累有关。
地球上,大江06年搞无人机的时候,杰夫辛顿教授和他的深度学习算法都还藉藉无名,停留在实验室的象牙塔里,基本上也要09/10年前后,杰夫辛顿被谷歌雇了之后,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才铺天盖地一样渗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
所以,顾玩和麻依依,在两手一起抓的情况下,一手搞无人机硬件,一手搞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早期应用,是完全有可能两边一起推进到临界点,然后迎来产业界的爆发的。
只不过,在地球上,自动驾驶系统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n个早期应用之一,还是其中见效比较慢的,所以大家看到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而在蓝洞星上,因为机器视觉、智能答题数据筛选等领域,还没商业化,反而是自动驾驶第一个商业化了,所以在科技媒体眼里,这就比较科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