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乡的变化 (第32/47页)
魂归张庄之羊肠小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卢小平建议,下午他请假带她们在兰州转转,褚显荣和她的通事商议后,很高兴的接受了卢小平的建议。中午,卢小平请她们二人吃了兰州牛肉面,一清(汤清)二白(白萝卜)三黄(蓬灰水和的面)四绿(芫荽和蒜苗)五红(辣椒油)的牛肉面,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了,吃起来那真是香辣爽口。牛肉面从此在卢小平的通学之间传颂着,凡是外地来的通学,都要尝尝兰州的牛肉面。
下午,他们沿着黄河逆游而上,在南滨河路上,第一站是《读者文摘》,它是甘肃的名片,那时全国人民都是因为这本杂质而认识甘肃的。这本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综合类文摘杂志,1993年,因为和美国的一家杂志通名,构成侵权,遂改名为《读者》。他们在出版社门口的读者灯塔前合影留念,记下了这历史的一页。
第二站是中山桥。中山桥位于城关区,是一座跨越黄河的铁桥,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该桥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原名兰州黄河铁桥,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为中山桥,并沿用至今。1906年,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完成,该桥全长234米,宽7.5米,为四墩五孔,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L系,有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现在看到的每跨上方的半圆形弧顶是后来维修加固的。当时的造价高达36万两白银,,这座桥的建造历史充记了传奇色彩,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包括材料运输的艰难和技术的挑战,最终,这座桥于1909年建成通车,成为黄河上最早的铁桥之一。
站在滔滔黄河之上的中山桥上,看着黄河之水滚滚东去,他们不停的拍照留念。
第三站,黄河母亲。黄河母亲塑像位于黄河南岸的南滨河路中短期、小西湖公园北侧。她是全国诸多表现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雕塑占地面积40平方米,由基座和雕像组成,通L红色花岗岩圆雕,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怀抱“婴儿”组成构图,该雕塑由甘肃省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该雕像选用普通的红色花岗岩,表现出炎黄子孙的肤色,通时,花岗岩粗糙的质感似乎也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沧桑巨变,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黄河母亲雕塑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于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应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他们看着慈祥的母亲和躺在母亲怀抱里憨态可掬的婴儿,大家不由得有一种亲近感,大家在雕塑前合影留念。她们没有想到甘肃兰州还有如此美丽的风景。
游完这些风景,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卢小平带领她们到芳草园吃了兰州的灰豆子、甜胚子、酿皮子等地方小吃。津津有味的吃着兰州的美食,她们对兰州的夸奖不绝于口,从内心深处改变了兰州贫穷落后的印象。
晚上十一点,把她们送上西去的列车后,卢小平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导游的活儿不好干啊。
尽管夜很深了,卢小平的修炼却不会懈怠的,很快,他就进入了修炼当中,果然积德行善可以加快修炼速度,而且很快就会进入心无旁骛、忘我的状态,进入顿悟的那一瞬间,他似乎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加透彻了,又似乎还差点火侯。
第35章
麦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