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纪元历11852年6月,泰上军由广西转入湖南,当地不少会党和斋教群众纷纷投奔泰上军。在向湘北进军途中,泰上军获得商货船只和民船近万只,同时大批贫困破产的船夫、水手连同船只一并加入泰上军,为建立水营准备了条件。
同年11月初泰上军在攻打湖南省城长沙的时候,先知集团的切入,不仅一夜之间击溃了在长沙一带的数万东胡军,还趁实势夺取了省城长沙。也就是入湘仅半年,其兵员已达30余万人,与刚入湘时的三四万余人相比,其增长幅度是十分惊人的。泰上军进入湖南可以说是当时战略上最正确的决策,进入湖南以后泰上军的人数开始猛增,但是泰上军的政策是一人参军全家带走,特别是泰上军攻占长沙以后这种增长速度直线上升。虽然30余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弱妇孺。但是兵员的人数也是从刚入湖南的不足万人增长到了有十万人。【*~爱奇文学www.i7wx.com
@~最快更新】
记载中所知,泰上军在湖南的胜利进军,使泰上天国主要领导人确定了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目标。要知道11851年初,泰上军在广西金田村举起反清大旗,各地拜上帝教教众齐聚于此,起义军达到了两万余人。这两万余人中不参与作战的家属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在广西流动作战的起义军实际参战人员也只有万余人。泰上军金田举兵后先后进武宣、象州,再返桂平,接着北战永安、桂林,攻占全州,激烈的战斗使得军队减员不少。虽然转战过程有新力量加入,但基本和减员数量持平,泰上军的兵力始终是硬伤,无论如何也壮大不起来。
泰上军起义的年代两广发生严重的土客冲突,造成土家人和客家人之间极不融洽。泰上军客家人占很大的比重,想在广西补充兵员并不容易。况且广西以贫困山区为主,当时地广人稀,这也是限制泰上军发展壮大的一个客观原因。泰上军携带家眷在广西与东胡军周旋了一年多,队伍苦苦维持在两万余人左右。更令他们雪上加霜的是,在龙寮岭、蓑衣渡等战斗中部队损失了两千多人,在广西这样转下去泰上军这支潜力股迟早会崩盘。
《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看来泰上军要摆脱泥沼必须另寻出路。起义军的领导人率军入湘的策略是可行的,泰上军这只潜力股将在这里开始爆发。湖南有天然的农业和渔业地理优势,是发达的鱼米之乡,地区富庶,人口稠密。经济的发达原本是件大好事,应该
天下共享太平,可湖南当时的情况偏偏与此相悖,基层怨声载道。要怪就怪东胡当时的贪官污吏太不近人情味,苛捐杂税压得劳苦大众喘不过气来。在严重的压迫剥削下老百姓必然会奋起反抗,当时湖南的小规模起义还真不少。当时的社会一边是花天酒地的腐败统治阶层,一边是赤贫如洗的农民劳苦基层,鲜明的反差使得社会底层暗流涌动。
东胡官员与农民泰上军进入湖南后,通过宣传使得广大的贫苦民众纷纷投到泰上军军营中。受尽压迫的当地老百姓这次可要拿起武器对曾经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进行反戈一击了。泰上军经过道州、郴州时,随之当地民众的加入,作战部队一度涨到了五万,往日缺兵少将的窘困局面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