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铁拳师师部以南,二号高地,一刻钟前,将沙俄哥萨克骑兵的冲锋阻击成功之后,176团团长王锦棠组织起全团的将士发起了新的一轮攻势。这是王锦棠第一次与沙俄军面对面的较量,之前他在帝国边境组织过全团对渗透在帝国边境线的沙俄军进行清剿,但那些都是小规模的战斗,战斗的规模人数在几人、十几人、几十人的规模,很少有上百人的规模。而这次面对面较量的规模远大于之前的战斗。
王锦棠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沙俄军的步兵战术,在他眼里看来沙俄军人挨着人站成排进行射击的战术是非常的愚蠢的,甚至是愚蠢透顶。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军队?站成排射击,这不是当成别人的活靶子吗?
以王锦棠的经验,沙俄军这种线式队列的缺点十分的明显,线式队列的纵深很浅,比较单薄,很容易被攻破;正面过宽,狭长的横队只能适应平坦开阔的地形;两翼力量薄弱,无法实施机动作战;而且这种线式队列就算是在获胜之后也难以追击敌人,说白了只能打击溃战。就算有骑兵的保护与冲击,也能难能取得围歼战。而帝国提倡的运动作战,快速机动,要做到快速穿插,迂回包抄,打乱敌人的部署,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进而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逐一歼灭。
王锦棠已经不是初上战场的士兵,而是一名从基层凭借战功成长为团长的优秀士兵,经历了数场战斗。帝国的步兵操典里面没有这样的战术,帝国提倡的是散兵战术,虽然帝国军队中已经列装了大量的伏嘀前装线膛步枪。在帝国与前清的作战中,数场战斗都验证帝国的散兵战术,配合着大量的工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
当时帝国军队与前清的军队中都装有大量的前装步枪,不过清军中列装的绝大多数都是从西方列强手中购买的前装滑膛步枪,只有少量的前装线膛步枪。而帝国军工局在一八五三年就设计出了前装线膛步枪——“五三式”伏嘀前装线膛步枪,随即开始列装部队,然后不断的改进,目前帝国士兵手中的伏嘀枪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精度上已经非常优秀。
按照帝国军队的观点以及作战经验来看,只要军队能够发挥好手中的步枪的精度和射程,那么便可以利用地形、建筑、工事或者是树丛等作为掩护,轻松的撂倒远处的敌人,一旦敌军主动拉近距离或者是发起进攻,那敌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遭受极为猛烈的火力打击,惨重的伤亡会让敌人的进攻难以为继。当然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能发生,也会有短兵相接的时候,当时根据战场总结的经验,帝国军部要求在步枪的前端可以装备刺刀。
在帝国的王朝战争中,不论是帝国军队
还是前清的军队,火枪并没有完全的列装军队,在徐州府大会战中双方上百万的军队在厮杀,双方军队中装备最多的不是火枪,而是大刀长矛。当时的环境、条件、时间等客观因素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装备齐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甚至现在帝国的军队中仍然有大量的士兵手中拿着大刀长矛。不过随着帝国军工局下辖的数个兵工厂的产能提高,帝国的军队都已经开始换装,淘汰冷兵器,更换成更具杀伤力的热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