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友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一般也不会刁难。
当时的政策是父母45岁以上就可办理病休,可以让当知青的子女回到城里顶替自已参加工作,无论父母是干部、教师、医生、国营工厂还是街道工业,都可以让子女回城来顶替,是干部的进机关,是教师的进学校,是医生的进医院,是工人的当工人),后来三三两两(所谓表现好,根正苗红)的知青被招去参军或者招收到中专、大学里面。之后我茫然起来,傻眼了,一个资本家的后代还有希望回城吗?
八年的知青生涯,的的确确刻骨铭心。
到了1979年,知青大返城政策的落实,我也回到了城市,虽然摘掉了知青帽子,可又有了另一个身份叫让大集L工人。
应该是专为回城知青和城镇待业青年设置的一个阶层,其社会地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比国营单位的正式职工低。
要文化,没文化,要文凭,没文凭,更没有后台和靠山,每月20几元钱的工资,生活的窘迫激发我必须要重新规划自已的人生,于是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刻苦学习,通过自学获得“汉语言文学”成人高考大专文凭,于是,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知青时期,知青们的命运是大致相通的,当时在知青中就有一种说法,“天下知青是一家”,意思是说只要你是知青,不管认不认识,也不管你来自何方,都是一家人。
可是回城后的“后知青时代”,这一家人就分家了,各自为阵,各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