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帝喾相关 (第1/5页)
平原真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帝喾的存在感,比不上炎帝、黄帝和蚩尤,也比不上颛顼帝,在五帝当中位列第三位。但帝喾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一脉相承。作为黄帝的曾孙,帝喾5岁被封为辛侯,15岁因才能出众,被叔父颛顼帝召到商丘,开始辅佐颛顼帝。颛顼帝去世,30岁的帝喾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
因为帝喾被封为辛侯,故号高辛氏。高辛这个古地名仍然存在,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大概在东周时期或之后,帝喾被列为五帝之一,位居第三。帝喾也被后世尊为华夏民族人文初祖之一,并且还是商族即商朝建立者成汤家族的第一位先祖。
五帝之一的帝喾,还是一些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
帝喾的父亲名蟜极,颛顼帝是蟜极的弟弟。帝喾的祖父玄嚣,是黄帝与次妃女节生育的长子。颛顼帝虽然儿子众多,但不知何故,没有一个儿子继承颛顼帝之位,继位者反而是侄子帝喾。
或许颛顼帝众儿子才能平庸,亦或者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帝喾拔得头筹。虽然帝喾是五帝之一,但那个时侯的“帝”,既不是后来的君主、帝王,更不是秦始皇开始才有的皇帝。三皇五帝,是后世对燧人氏、黄帝等八位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的尊称。
帝喾继位时已经30岁,已是而立之年,可谓是大器晚成。颛顼帝在位时,把都城从穷桑迁到了商丘。帝喾继位后,又把都城从商丘迁到了亳。亳,南亳,谷熟,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
之所以迁都到亳,是因为商丘处于故黄河以南。一旦黄河泛滥成灾,部众的生命、财产势必受到影响或威胁。迁都到亳,另一个考虑是,当初的颛顼帝,和共工为首的一些部落发生大战。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其部众为了生存迁徙到了长江中上游。
治水平土、振水兴兵的共工悲壮而死,很多部众暗自伤神。这些部众,很为当年的共工鸣不平。于是积蓄力量,准备为共工报仇。迁都亳,可以防范共工余部,也能抵御共工部众的北犯。
帝喾还以金木水火土五德之一的木德为帝,一方面加强自已和家人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帝喾还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施行道德,深受部众爱戴。部众记心欢喜、安居乐业,各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