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尧帝相关之一 (第2/3页)
平原真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神话传说中,羲和是仅次于女娲的女性神祗。她与上古时期的天帝帝俊结婚,先后生下了十个太阳。所以羲和被称为日母,也是华夏族的太阳神。十个太阳轮流升空,炎热、酷暑使大地犹如蒸笼。禾苗、树木枯死,人们无法忍受,后羿射日应运而生。
其次,帝尧在宫殿外面,设置了一面谏言鼓。无论是大臣和部众,谁想给部落联盟的发展提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击鼓,受到尧的接见。后世一些朝代的谏言鼓,都是受了尧帝的启发。
华夏联盟地域辽阔,大小部落众多。有的部众居住在国都,或者居住在离国都比较近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部众,都有随时随地见到尧的条件。于是尧在国都周围一些交通要道,设立了笔直、高大、挺拔的木桩。这样的木桩,称为“诽谤木”。
每根诽谤木,都有专人看守。部众有了委屈和冤情,可以来到最近的诽谤木,向看守者畅所欲言,尽情申诉所遭受的冤屈。如果需要去见尧帝,看守者会指引道路,或者陪通前往国都。
在尧帝当政期间,虽然农业、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物质不断丰富。但尧帝并不因此而奢侈,他穿着和部众一样的粗布衣服,住着自已和家人搭建的茅草房,喝的是山上野菜熬的汤。
为了华夏联盟的长治久安,尧帝经常深入民间。一方面访寒问苦,另一方面寻找贤能的人才。尧帝的虚怀若谷,当时的一些名士、高士纷至沓来。尧帝不辞辛苦,亲自到汾水北岸的姑射山拜访方回、善卷、披衣、许由四大名士,但颇费了一番周折。
尧帝关心着每一个大臣和部众,他经常扪心自问,每天检点自已的言行:如果有一个部众挨饿受冻,生活贫苦,那就是我的过失;如果有一个大臣、部众违犯了法纪,那也是我的过错使然。
在尧帝身边的名士、名臣,至少有十人。名士披衣也称蒲衣,曾在蒲谷山隐居。尧帝慕名前往拜访并拜为师。今天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太林乡蒲伊村,就是蒲衣隐居之地。附近还有尧帝和蒲衣纵论天下大事的讲道台,尧帝休息的地方,后来被称为税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