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神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后的历代王朝都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到了明,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财税、军队和意识形态等大事,把一部分较琐碎的事务管理权交给地方自决。
朱元璋后来对县级行政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政府征缴税粮。
然而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
在一百户人家中,按照富裕程度(主要是人口和收成)排出次序,前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第十一到二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甲首”,任期也是一年。所以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当上里长的,只要手中有资源,有银子有门路的人才有机会被选上里长。
崇祯道:“莫非崔兄有意要买一个里长?”
崔鸣九道:“可不是嘛!不然来找黄管家干什么,只是…如今一个里长都被黄牛党抄成了天价,这太过分了…”
崇祯道:“一个普通镇的里长多少银子?”
崔鸣九伸出两根手指头在崇祯面前晃了晃道:“恐怕没有这个数下不来!”
明朝官员发的俸禄并不是银子,而是大米,一个从一品的官一年的俸禄不会超过一千石。而崔鸣九所说的买一个里长需要的银子已经超过一个从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了。
到了从七品,也就是一个县官的职位,一年的俸禄就只有几十石大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