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9/10页)
非物质文化遗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这一夜睡得极熟,梦里仿佛也沐着光。
次日天未亮,唐便起身煮茶,递来时说了句:你这路还长,不妨慢些走。
临别时,杨望着那张贴在墙上的下弦月子,再看屋里老人、少女、茶香和晨雾,忽然心里一动:原来所谓神仙,未必是能飞的,也许就是一个能点亮一室清光的老人。
南方多雨,尤其入了梅季,说下就下,往往一个响雷就能把天劈出一道缝。那天,一个赶路的庄稼人,裹着蓑衣、背着米袋,从山道下来,前头云黑得像锅底。他眼看着雨点打下来,赶紧找地方躲,四顾之下,只有一棵大槐树。
树下早已站着一个老头,穿得不甚体面,但须眉修整,神色安然。那庄稼人虽一身泥水,仍作揖施礼:让您见笑了,这鬼天气。
老头笑了笑,侧过身子给他让出一角,说:雨下得急,也下得快。
庄稼人也就寒暄几句,夸这槐树年头久,枝繁叶茂,又问老人是否也赶集。老人只是点头,不多话。
雨停得果然快,太阳从云后探出一线金光,照得槐叶滴滴作响。庄稼人拍拍蓑衣,准备告辞,老人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包着三粒朱红色的丹丸,色如鸡血,光滑如玉。
这三粒丹药,你收着。来日若有急难,可助一线转机。
庄稼人一愣,本要推辞,可老人神色郑重,他只好收下,还回头道谢时,那老者已不见踪影。怎的也不像是赶集的,倒像……就是为这三粒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