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9/18页)
杜小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怀林的手指骤然收紧,敌敌畏的气味刺得鼻腔发疼。他想起王红梅日记里的草帽男人,金边红袖章,还有那声像中学老师的低语——公社中学,似乎有个身影总在他调查时出现,戴金丝眼镜,说话带着南方口音,每次路过都会留下麦秸碎屑,就像今天在麦秸巷看见的黑影脚边,那几星新鲜的、带着油墨味的麦秸。
第三章秫秸秆里的呼吸声
阴历五月十七,月亮被乌云咬去大半。李怀林趴在李秀芳家屋后的秫秸秆堆里,鼻尖萦绕着秸秆发酵的酸腐味,右手紧攥五四式手枪,枪柄上的防滑纹硌得掌心发疼。二十步外的牛车旁,赵铁柱带着四个民兵假装修补车轮,红缨枪头挂着的煤油灯在夜风里摇晃,像悬在半空的鬼火。
一、雨夜黑影
后半夜下起细毛雨,麦秸在雨丝里发出细碎的响声。李怀林的左耳听不清动静,全靠右眼余光捕捉黑影。直到牛车轮子吱呀一响,他才看见个草帽影子从巷口闪过,腰间挂着的军用匕首刀柄泛着冷光——正是1953年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制式装备。
跟上!李怀林压低声音,秸秆堆里的露水浸透裤腿。黑影似乎察觉有人追踪,突然转身甩出把碎麦秸,正中李怀林面门。他踉跄半步,再抬头时,黑影已钻进废弃的砖窑,窑口残留的草帽边沿上,沾着几星带油墨味的麦秸碎屑。
手电筒光束扫过砖窑内壁,李怀林发现墙角有新刻的字迹:1962.8.15,桂兰换巧玲,字迹工整得像用尺子量过。地上散落着半本《刑法手册》,内页夹着1962年巧玲案的现场图,李秀芳遇害的位置被红笔圈成了靶心。手册封面盖着青阳县公安局的红章,发行时间正是1963年——老周窝棚里的那本,应该就是从这里流出的。
二、血型疑云
天亮后,公社卫生院的土坯房里,赤脚医生王福贵正用竹片拨弄搪瓷盘里的排泄物,鼻尖几乎贴到盘子上:李公安,这血型不对啊,三只手是O型,可这……他突然闭嘴,手背上的烙铁烫伤疤痕在晨光里泛白。
李怀林知道他想说什么。1962年巧玲案的卷宗里记载,现场遗留的血迹是AB型,而眼前这堆排泄物的初检结果,同样显示为AB型。他摸出从老周窝棚里搜出的铜制袖扣,1967·革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刺眼——那是1967年破四旧运动时,批斗队成员的专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