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7页)
杨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温琬的母亲失去生活支柱后,日子愈发艰难,还欠下巨额债务。温琬深知,若不设法维持生计,她们很快就会陷入贫困,甚至可能死在荒野。作为女子,她不断思考如何偿还债务,如何让母亲和自己摆脱困境,过上安稳生活。她满心无奈与自责:我只是个女子,既无法成就事业,也不能在良家侍奉公婆养活亲人。我顾及名声,却让老母可能饿死,我就算自杀也算不上勇敢,有何脸面见祖先她多次暗自落泪,内心痛苦挣扎,却始终难以抉择。
不久,有人向她母亲说情,希望温琬改变想法。温琬知道此事难以避免,怀着沉重的心情,最终沦为私妓。尽管如此,她仍整天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杨雄的《法言》、萧统的《文选》以及其他史书上的著名文章,她都能背诵。
温琬回忆童年,读书时常常忘却酷暑,汗水流到脚跟也不在意。夜晚,她穿着单薄衣服,沉浸在书海,一定要读到深夜。温琬只是稍作休息,第二天又照常学习生活。即使生活艰难,温琬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有人前来开导她,试图改变她的生活道路,她回答:我性格愚钝,向来不喜欢其他技艺。委婉谢绝后,请求对方离开。
温琬还擅长写字,每天都有人请她写蜡笺,她仔细观察后,便能一挥而就,仿佛有神助。她所在的郡邑地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金银财宝和丝绸锦缎堆积如山,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十分繁华。督司官属和过往客人络绎不绝,府中的游乐宴会也日渐增多。当地郡守听说温琬的才华,想将她召入官籍,温琬以不擅长音乐为由拒绝了。
后来太守也知晓了温琬的名声,恰逢公卿士人邀请她参加宴会。在宴会上,温琬与士大夫和官员们交流,借《孟子》抒发自己的志向,赢得了众人的称赞,她的才华和风采备受瞩目,在士人中间赢得了尊重。
起初,温琬并未涉足诗歌创作。太守对她说:古代的君子无人不通诗,你既然勤于读书,为何不学作诗不然如何留名后世温琬深受启发,回到住处后开始学习写诗。她尤其崇拜李白和杜甫,对他们的诗作爱不释手。她尝试写作绝句,不久便展现出不凡的文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全是自学而成,没有拜师学艺。
太守阅读她的诗作后,惊讶地发现温琬已经掌握了作诗的技巧。于是出题让她创作,温琬提笔就能即兴而成,她的聪明才智让太守非常欣赏。此后,温琬每次参加宴会,都会随身带著书籍笔墨,有时还会即兴作诗应答,诗作中常常包含深刻的警句。
从关中到淮河地区,人们争相传颂她的诗篇,她的名声日益显赫。然而,也有人出于嫉妒,每当太守让她赋诗或询问《孟子》中的问题时,便会围上来刁难她,说些诋毁的话。但温琬对这些负面言论毫不在意,继续在诗歌和学问的道路上前行。
温琬对《孟子》的理解深刻而独到,不局限于表面义理,能够洞察其中深意。有一次,太守背诵《孟子》中的某篇,温琬立刻就能指出篇章的出处,她对《孟子》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