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3/25页)
神爱善良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答辩结束后,苏晚柠在走廊拦住他:刚刚收到消息,有人举报我们技术泄密。她递来的文件上,抄袭国外专利的指控刺得人眼睛生疼。萧砚辞握紧拳头,记忆闪回前世——同样是这个节点,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踢出项目,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深夜,汽修厂旧址的地下室里,江墨川戴着老花镜反复验算数据,白发在台灯下泛着银光。小砚,当年齿轮计划有个备用方案......老人从保险柜深处掏出用油纸包裹的手稿,但需要冒着违反禁令的风险。
萧砚辞展开图纸,心跳陡然加快。那上面的设计,竟与他重生后摸索出的改良方向不谋而合。机械虚影虽已消失,但此刻他的视网膜上,仿佛又浮现出能源核心的提示界面。就用这个。他的声音坚定,有些路,总得有人走。
开标前夜,暴雨倾盆。萧砚辞独自站在展厅,看着竞争对手展示的精密设备。德国进口的加工机床闪烁着冷光,日本专家的演示视频里,齿轮咬合的误差控制在微米级。萧先生还在坚持米勒不知何时出现,手中晃动着最新的技术参数表,看看这个,你们至少需要十年追赶。
萧砚辞没有说话,而是指向窗外。泥泞的街道上,几个工人正推着国产拖拉机艰难前行,雨水打在他们补丁摞补丁的雨衣上。十年太久。他转身走向展台,将布满划痕的自制零件轻轻放在展台上,中国制造的意义,从来不是炫技,而是让每个需要它的人,都能触手可及。
评标现场,当萧砚辞的设备开始运转时,整个会场屏住了呼吸。没有进口机床的精密抛光,没有电脑模拟的完美数据,但那台由乡镇企业协同制造的齿轮箱,却以超越标准的性能,完成了连续72小时超负荷运转测试。
这不可能......某专家喃喃自语,你们用的明明是落后二十年的设备......
因为这是千万双手共同打磨的成果。萧砚辞调出大屏幕,上面滚动播放着参与制造的327家企业名单,从东北的老机床厂,到江南的小作坊,每个齿轮都刻着中国人的倔强。画面切换到田间地头,农民们驾驶着改良后的拖拉机在雨中耕作,笑容比阳光更灿烂。
最终宣布结果时,萧砚辞拒绝了军方提供的全套进口设备支持。我们要用自己的机床,自己的技术。他的声音在大厅回荡,或许过程会慢些,但当中国制造真正站起来的那天,每一步都算数。
散场时,张厅长将一份文件塞给他:这是齿轮计划的最新批复。萧砚辞翻开,扉页上全面开放民用领域的红章鲜艳夺目。机械厅外,春雨悄然落下,湿润的空气中,他仿佛听见无数齿轮开始转动的声音——那是属于中国的、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