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不幸,实验证明,找到脑单元并且强行删除,脑单元确实从软件系统里消失了,但意识场并没有解绑,事实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回事。仔细想一下,这也很正常,这种情况下,脑单元只是从操作系统管理的角度消失了,在没有被分配新的计算任务和存储数据之前,脑单元对应的量子微网络本身仍然存在,并且仍然通电,具有能量,甚至还在运作,仅仅是已经脱离了操作系统的管理。这并不是云球动物的猝死,只是在云球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划了一笔。索命的使节都还没有出发,正站在阎王爷的台阶下等待着出发的令牌。直到操作系统对这部分量子微网络分配了新的任务和数据,它不得不开始执行新任务,旧数据也被新数据所替代,对应的云球宿主才会真正死亡。这种死亡的方式总是很奇怪,因为各种功能的丧失是间歇性的、抽疯式的。但无论如何,和猝死没什么关系。这期间,等待死亡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操作系统,完全无法预测。
高级一点的想法也不难想到。现在,对地球动物实施猝死的方法是电磁刺激,自然对云球动物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云球脑单元本来就是电磁设备,理论上比脑细胞的构成简单,电磁刺激的思路肯定没有错。
地球所和脑科学所对此却束手无策。他们实在找不到一只手,可以伸到云球中去实施云球意义上的电磁刺激。云球中的电磁刺激,虽然对地球来说只是一种软件虚拟的电磁刺激,但对云球来说却是真实的。云球人还没有发明电这种东西,更谈不上什么电磁了。
地球上真正的电磁刺激,至少目前的方法,对地球动物管用,但对云球脑单元却并不适用。
地球动物在进行电磁刺激时,将会待在实验室里,带上一个特制的电磁头盔。这个电磁头盔,即用于在头盔内产生电磁刺激,也用于防止头盔内任何电磁场的能量外溢,同时并不会影响意识场的迁移。所以在地球上,电磁刺激的目标定位和范围控制都很简单。而且电磁刺激本身,对地球动物的脑细胞只是一个麻痹作用,制造了假猝死或者产生了诱导效应,骗过了意识场,但其实并没有对脑细胞产生真正的物理伤害。地球动物的部分体细胞,和脑细胞一样也会经历这种麻痹,不过同样,并不会造成什么恶果。
云球脑单元,以纳米尺度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量子计算机中。在这样的尺度上,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范围控制都无法完成。错误的目标定位当然不会带来成功结果,不当的范围扩大将不可避免地伤害周围的脑单元,同样也不可接受。
对电磁场进行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范围控制,这是问题的核心。地球所和脑科学所对这事并不在行。不过,他们找到了强大的外援,在脑科学所的努力下,前沿院的另一个研究所,微观物理所,加入了他们的研究。微观物理所很快想出了办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研制出了一种东西:量子炸弹。
量子炸弹,很酷的名字。它由两种电磁场耦合而成。一种是封装电磁场,用于封装量子炸弹。它的形状是一个可事先通过编码进行设定的封闭曲面,定义了量子炸弹的边界。另一种是压缩电磁场,被封装在封装电磁场所定义的边界内部。压缩电磁场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也可以事先通过编码设定各种参数。
首先,量子炸弹可以被大范围空间内的电磁场,进行精确地目标定位,在纳米尺度上,精确对准目标脑单元的空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