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未来,伊甸园星将是第二个完整的太阳系外行星。当然,伴随着这个云球二号的诞生,必然要有一个完整的星系二号来陪伴,就像云球的太阳系一样。否则,那只是一块在太空中流浪的石头罢了,也许结构很复杂,但和行星这种称号是搭不上关系的。
这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系统,而是在云球系统中建立另外一个行星。这样伊甸园星和云球将共享云球系统的设定和能力,资源需求比搭建一个新系统要少得多。更关键的是,这将节省很多时间,以十年计的时间。要理解这一点,必须明白云球对模拟对象的计算机制。
在云球中,并非所有模拟对象都在时时刻刻地运行。为了节省计算资源,云球中的模拟对象被分为两类。
一类对象被称为恒常对象,比如云球人。云球人身体的每一部分,时时刻刻都在云球系统中进行模拟运行。这样,他就可以持续地思考和行动,也可以在睡觉时做梦或者生病。
另一类对象被称为应激对象。顾名思义,这类对象只对外界刺激作出响应。比如海滩上的一块石头,云球系统知道那里应该有一块石头,但绝大多数时候,这块石头并不需要被计算出当前的外观或其他状态。只有当一个云球人看到它的时候,或者当发生了某些事情必须和它进行互动的时候,可以认为它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此时云球系统才会实时计算出它在这个时刻应该有的样子。为了提高速度,这里面还有一些预判机制,以减少在它响应刺激时,瞬间计算量过大导致的延时。这些工作,云球的人工智能系统都做得很好。
哪些东西应该是恒常对象哪些东西应该是应激对象这种划分,是云球系统的核心工作之一。这种划分并非一成不变,是动态变化的。举个例子,一块海滩上的石头,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应激对象。可如果这片海滩是海滨浴场,这块石头又恰好位于游客集中的区域,那么,它就会是一个经常在恒常对象和应激对象之间进行切换的物体。在营业时间,为了应对频繁的互动,它将被转换为恒常对象。下班后,为了避免无意义的计算,它就又变回了应激对象。但假如某天下班后,因为某种原因,浴场上仍有大量滞留的游客,云球系统会很聪明地知道,它应该延迟将这块石头从恒常对象切换为应激对象的时刻。
这个机制的建立,是地球所和云球系统的核心成就之一。否则,完整的模拟宇宙中每一个原子,不是当前世界的计算能力所能够负担的。即使拥有量子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也仍然不行。
毫无疑问,天上的那些东西,特别是太阳系外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应激对象。事实上,应激对象占据了云球中物质的绝大多数。
无数种应激对象,如何进行实时计算,如何进行提前预判,这是云球系统的最大能力之一。这个能力本身也是演化出来的,而且是基于量子计算的基础演化出来的。因此云球系统无法复制。量子的不可复制性,人工智能的不可解释性,在这里也发挥了威力。除非你愿意从零开始,不仅仅演化云球系统的所有内容,还要演化云球系统的所有能力,你当然可以复制所有那些并非核心能力的源代码。
孙斐考虑过将伊甸园星建立在火星、木卫二或者土卫六上。人类已经登上这些星体多年,使用它们会有很多优势。人类对这些星体的了解,虽然谈不上多么精确,却也算相当深入。但是,这些星体确实不适合人类自然生存,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才行。强行改造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会产生更大问题。对这些星体来说,改造结果毫无疑问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类必须长期持续地加以干预,否则这些改造结果将无法维持。用不了多久,这些星体就会恢复到它们该有的样子。所以,它们只是看起来很好,孙斐不得不排除了这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