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7/7页)
杨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后,孙知微常常出入马知节的府中,两人相处融洽,如同知己。孙知微文思泉涌,不断将画作赠给马知节。马知节对孙知微的赏识达到了极点,他甚至解下自己所佩戴的金带,送给了孙知微。马知节因其独到的鉴赏眼光,成为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公卿贵族家中的画作,常常要经过他的评定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与孙知微长时间的交流。
张乖崖任益州知州时,听闻孙知微的大名,也想见见这位画坛奇才。终于有一天,张乖崖得知孙知微正在僧舍中饮酒畅谈,于是毫不犹豫地舍弃车马和随从,独自一人徒步前往拜访孙知微。然而,当他到达僧舍时,却发现孙知微早已跳窗逃走,不知所踪。
张乖崖难免失落,在返回途中,他意外遇到一个村童。那村童手中握着孙知微的信,背着一个竹箱,静静地站在路边等候。张乖崖接过信,展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您喜欢的是画,现在献上两幅作品,以表敬意。张乖崖心中一喜,忙问村童孙知微的去向。村童天真地回答说:刚才一个山人把这封信交给我,他随即离开了,已经走远不知去向。
然而,孙知微的才华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才情出众的文豪苏轼,从孙知微的画作中看到了一种不够高雅的痕迹。他认为孙知微读书不多,画作之所以引人注目,完全是依靠精湛的画技支撑。因此,苏轼将孙知微视为画匠,暗示他的艺术成就未达到画家的高度。而书法家、画家米芾却对孙知微的画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他认为孙知微的画作平淡而生动,有清新脱俗的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那些不同的声音,或许正是推动孙知微不断前行的动力。画作的优劣,价值能够说明一切。当时的词人、官员葛胜仲,偶然在市面上看到有人出售罗汉像,他稍加端详,心中便涌起强烈的直觉,坚信这必定是孙知微的手笔。尽管那幅罗汉像的绢布已经破旧不堪,但装裱却十分新颖,他没有丝毫犹豫,用重金购得这幅画作。在他眼中,七万钱的价格不过是对艺术的一份虔诚。此外,在南宋年间,彭州的进士王偃也曾献上孙知微的画作,希望朝廷能够给予自己推荐和恩赐。
孙知微既继承了唐代道释画的传统,又以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开拓了新的境界,堪称道释画文人化的关键人物。他内心深处有着一股不屈的力量,那就是他的画作必须独一无二,绝不允许与他人的作品雷同。就连那位酷爱艺术的徽宗皇帝,也曾被孙知微的作品所折服,他拿起御笔,在孙知微的一幅画作上挥毫写下孙知微神品五个大字,赞誉他在笔墨技法、意境营造上的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