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QUE蠹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这危急关头,联合国紧急召开了地球危急会议,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领域的顶尖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人类的生存大计。林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锐代表,也收到了参会邀请。
会议大厅庄严肃穆,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冰冷的光,映照着代表们脸上焦虑与凝重的神情。会议伊始,联合国秘书长张宏神情沉重地走上讲台,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厅里回荡:各位,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全球变暖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让我们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文明将面临覆灭的危险。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要寻找一条能够让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道路。
随后,环境专家赵华博士上台,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着疲惫与痛心。他轻点手中的遥控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资料。过去几十年,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赵华的声音有些颤抖,海平面仍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上升,按照这个趋势,十年内,大部分沿海城市将彻底消失。更糟糕的是,全球气候系统紊乱,极端天气频发,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粮食危机一触即发。
接着,生存资源专家孙伟教授进行汇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严肃:目前,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幅减少,能源储备也即将耗尽。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人类将陷入资源匮乏的绝境。
data-fanqie-type=pay_tag>
在一片沉重的氛围中,关于人类未来走向的讨论正式开始。多数代表主张将人类从碳基生物改造为硅基生物。生物科技领域的权威代表刘辉院士站起来,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硅基生物相较于碳基生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它们可以在高温、低温、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生存,不需要氧气和水,只需要能量供应。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和意识转移技术,逐步将人类的生命形态转变为硅基。同时,我们可以将人类基因库深埋地底,等待地球环境在未来重新适宜人类生存时,再进行克隆和复苏。
这一观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代表表示赞同,认为这是在当前绝境下的唯一出路。然而,林宇和少数代表坚决反对这一主张。林宇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我理解大家想要拯救人类的迫切心情,但将人类改造为硅基生物存在太多未知和风险。首先,意识转移技术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如何确保人类意识在转移过程中不被损坏或丢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其次,改变人类的生命形态,意味着我们将放弃数百万年来进化形成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这是否会引发新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而且,我始终认为人的形态是经过漫长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其独特的完美性,不应轻易改变。
天体物理学家陈瑶教授也表示支持林宇: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宇宙。在8光年外,有一颗类地行星,根据我们的观测,它具有液态水、大气层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尝试建造星际飞船,移民到这颗星球上,保留人类原本的生命形态。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主张改造生命形态的代表反驳道:星际移民谈何容易建造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飞船,需要巨大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而且,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人类面临的风险太多,生存几率渺茫。
林宇回应道:虽然星际移民困难重重,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可以整合全球的科技力量,集中攻关相关技术。而且,寻找新家园是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的重要途径,不能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