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2/2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着老子说道: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里我们不免有些疑问,为什么侯王要称自己为孤家、寡人或不谷呢君王位高权重,不应该高高在上吗治国者要想取得天下大治,首要条件是要懂得天下百姓的安危才是国之根本,国家的根基在下而不在上,任何决策与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百姓,失去百姓,治理便无从谈起。老子强调治理国家的君王一定要谦卑自牧,这也是为什么侯王自称孤、寡、不谷的原因。孤家寡人是君王谦虚地说自己孤独不受拥戴,自认为德行不够,是寡德之人。不谷的说法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谷,本义是指百谷、粮食的总称,在这里引申为俸禄、养育、善、美好等含义,不谷也是侯王常用的一个谦称。《礼记·曲礼》:于内自称曰不谷。不谷,就是指不善的意思,又因为谷能养人,所以,不谷,也就是指不能生养万物的意思。这些谦称虽然在君主制时代是荣耀、至尊的专属词,但它们的本意表达却是谦下谦卑,而在这些谦辞里蕴含着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自处低下是长存之本,这正符合了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紧接着老子用反问的语气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意于进一步强化君王应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轻易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百姓之上,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在本章的最后,老子用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来表明他的态度。什么是至誉无誉就是抛弃个人名利的诱惑,不刻意追求名誉,才能带来最高的荣誉,这也正是老子曾说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为什么最高的荣誉反而是没有荣誉呢这是因为大道的运行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任何追求一旦过了头,势必会走向反面。身居高位时更应该注意多从反的方面来平衡约束自己,保持谦卑随和、恪守朴素朴实的本性,追求珞珞如石的质朴无华,而不追逐琭琭如玉的尊贵华丽,不务虚浮之名,这正是老子一贯坚持的立场。
总之,本章老子通过对道和它的功用的进一步解读,说明道是天地万物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最终的落脚点依然还是告诫侯王,自大是最大的愚蠢,自谦才是自我最大的觉醒,提示侯王要时刻体悟道处下、居后、谦卑的属性,做珞珞如石般朴质坚忍的人君。
(撰稿人:宋丹丹)作者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