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2/16页)
临夏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城陷日,有柳氏女,抱匣护画,拒贼不屈,竟蹈火死。匣中何物竟重逾性命耶呜呼!临安一炬,可怜焦土!
柳氏女……蹈火死……
沈墨的手指死死抠住桌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冰冷的绝望像毒蛇,缠绕着他的心脏,越收越紧。这就是结局吗一个连名字都未能留下的柳氏女,一句冰冷到极致的蹈火死那清越的声音,那倔强的眼神,那发间淡淡的草药墨香……就只剩下史家笔下这轻飘飘、不带一丝温度的六个字
他无数次在深夜惊醒,冷汗涔涔,掌心仿佛还残留着那半片焦绢的触感和温度。他把它锁在修复室最隐秘的个人保险柜深处,像一个不敢触碰的潘多拉魔盒。那是唯一真实的物证,连接着两个时空的唯一纽带。每一次打开保险柜,取出那小小的密封袋,看着里面那片焦黑的残骸,都像在亲手剥开一道从未愈合的伤疤。那上面,似乎还萦绕着八百年前临安城破之夜,绝望的烟火气息,和……柳望舒指尖留下的、早已消散的余温。
他变得沉默寡言,近乎偏执地投入到修复工作中,尤其是那些来自宋元之际的书画。每一次触碰那些古老的绢帛,每一次嗅到陈年墨香和浆糊的气息,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无望的招魂。他修复过被水浸污的宋人尺牍,拼接过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元人花鸟,耐心地洗去一幅明代佚名《西湖图》上厚厚的尘垢和霉斑……每一次,他都近乎病态地检查着画心、覆背纸、天地杆、画匣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墨迹、印痕、甚至是最微小的纤维残留。
他渴望找到什么一个名字一句留言一个证明她曾试图跨越时空向他传递信息的印记他不知道。这徒劳的寻找本身,似乎成了他活着的唯一意义,成了对抗那巨大虚无和绝望的唯一方式。像一个溺水的人,徒劳地想要抓住水中月亮的倒影。
日子在故宫红墙黄瓦的日升月落中,在修复室内恒定的光线和湿度里,机械地流淌。直到这一天,一项新的修复任务,被送到了沈墨的工作台上。
任务对象是一个明代紫檀木画匣。造型古朴厚重,通体光素无纹,只在边角处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出云气纹,透着明代家具特有的内敛与端方。它曾被用来存放一幅明晚期仿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那幅画早已被取出,送去进行更高规格的修复。这个空匣子本身也因年代久远,榫卯略有松动,需要加固保养。
沈墨戴上崭新的白手套,动作娴熟而轻柔地将沉重的紫檀木匣从特制的运输箱中取出,放置在铺着软毡的操作台上。紫檀木特有的、深沉内敛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着时光沉淀的醇厚。他拿起强光手电,沿着匣体表面一寸寸仔细检查,寻找可能存在的细微裂痕或结构隐患。
一切都很正常。匣体保存完好,木质坚硬如初,只在几处边角有细微的使用磨损痕迹。他轻轻挪动匣子,准备检查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