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2/43页)
沉璧C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知微看着手中那枚小巧精致的印章,上面刻着古朴的韫字,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一股暖流悄然划过心田。她没有矫情,紧紧握住:知道了。你……一路小心。
嗯。谢清韫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东西——信任,嘱托,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眷恋。他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踏入了京城的茫茫前路。
京城的风云,远比想象的更加诡谲。谢清韫凭借解元的光环和徐阁老的引荐,很快在士林中崭露头角。他沉稳的气度、犀利的文风和对时政敏锐的洞察力,引起了朝中一些清流派官员的注意。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会试在即,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悄然酝酿。有人翻出他寒门的出身,质疑其学问根基;有人捕风捉影,暗示他与徐阁老关系过密,有结党营私之嫌;更有人将他当初在清水镇离经叛道的治水方法拿出来大做文章,攻击他不遵古法、哗众取宠。
流言蜚语如同毒雾,弥漫在京城士林。一些原本看好他的官员也开始动摇。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封来自清水镇、字迹歪歪扭扭却内容详实的家书,如同及时雨,送到了谢清韫手中。信是沈知微写的。
信中只字未提京城的流言,只如同拉家常般,细细描述了村西河堤经过那个空心碎石墙加固后,在后续几次暴雨中的稳固表现;描述了北洼地那条临时泄洪道如何有效分流,保住了下游更多村庄;描述了村民如何自发组织起来,按照当初的图纸原理,开始修缮其他河段……信的末尾,她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符号,写道:此法虽‘清奇’,但乡亲们都说‘顶用’!可见实践出真知。京城天冷,记得添衣。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这封朴实无华的家书,如同定海神针。谢清韫拿着它,直接求见了座师徐阁老。徐阁老看罢,拍案叫绝!他立刻联络了几位同样主张实学的清流官员,在士林中发起了一场关于治水古法与实效新策的论辩。谢清韫引经据典,结合清水镇的实践成效,将那些攻击驳斥得体无完肤。沈知微信中那句实践出真知,更是被徐阁老反复引用,传为美谈。
一场针对谢清韫的风波,不仅被他巧妙化解,反而让他务实、有真才实学的名声更加响亮。
金銮殿上,春闱会试。皇帝亲自策问,题目直指东南沿海愈演愈烈的盐务弊端,盐税流失,私盐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