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兴七年(229年)秋,成都的桂花开得格外寂寥。赵云卧于病榻,枯瘦的手指仍无意识地虚握,仿佛还攥着那杆亮银枪。窗外秋风卷着落叶掠过庭院,恍惚间,他又听见长坂坡的喊杀声、汉水畔的战鼓响,还有主公刘备那句\\\"子龙浑身是胆也\\\"的赞叹。这位追随蜀汉近三十载的老将,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忠勇无双,其事迹在正史的简笔勾勒与民间的传奇演绎中,绽放出夺目光彩。
一、磐河初现:少年将军的忠义抉择
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大地烽烟四起。《云别传》记载,常山郡百姓推举赵云率领义从投奔公孙瓒。公孙瓒曾戏谑问他:\\\"闻冀州人皆欲附袁绍,为何独你前来?\\\"赵云拱手正色道:\\\"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天下大乱,不知谁是明主,百姓如处倒悬之境,我们只想追随施行仁政的人,并非轻视袁绍而偏爱将军。)这番言论,已见其择主以仁的高远格局。
在公孙瓒帐下,赵云结识刘备。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载,刘备彼时依附公孙瓒,二人\\\"执手而别\\\"时,赵云立下誓言:\\\"终不背德也。\\\"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败走袁绍处,赵云星夜来投,从此开启与蜀汉政权命运交织的征程。他私下为刘备招募数百亲兵,对外宣称\\\"左将军部曲\\\",这份隐秘而坚定的支持,成为刘备低谷时期的重要助力。
二、长坂惊雷:单骑救主的千古绝唱
建安十三年(208年),当阳长坂坡成为人间炼狱。曹操五千虎豹骑追至,刘备抛妻弃子仓皇南逃。《三国志》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而在《云别传》与民间传说中,这段历史被渲染得惊心动魄。
赵云怀抱幼主刘禅,挺枪跃马冲入敌阵。青釭剑寒光闪烁,亮银枪上下翻飞,曹营名将晏明、张合接连败北。他七进七出,血染征袍,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斩杀曹营将领五十余员。当他怀抱尚在襁褓的刘禅,浑身浴血地将孩子交到刘备手中时,刘备接过孩子竟掷于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掷,让赵云的忠义之名更添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