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三年(198年),夏侯惇伤愈后,曹操并没有让他继续冲锋陷阵,而是委以重任——主持陈留、济阴两地的屯田事务。这看似是\\\"明升暗降\\\",实则是曹操的一番苦心。当时官渡之战在即,粮草供应是大问题,而夏侯惇虽然勇猛,但左眼失明后确实不适合再担任前线主将。
没想到夏侯惇搞屯田也是把好手。他亲自带人勘察水源,设计出\\\"背水为阵,且耕且战\\\"的军屯模式。《三国志》记载:\\\"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三国志·魏书九》)这段话里的\\\"陂\\\"(bēi,池塘)是关键,夏侯惇带人截断太寿水,修筑池塘,解决了灌溉问题,还带头背土劳作,激励将士耕种,最终让当地百姓受益匪浅。
更绝的是,夏侯惇在屯田区实行\\\"兵民合一\\\"制度: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这样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不耽误军事训练。官渡之战时,曹操之所以能与袁绍长期对峙,夏侯惇的屯田功不可没。曹操曾私下对荀彧说:\\\"元让虽伤一目,然其治民屯田,胜过十万雄兵。\\\"
(四)君臣相知的特殊恩荣
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绝非普通君臣可比。《三国志》记载:\\\"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三国志·魏书九》)翻译过来就是:曹操驻军摩陂时,经常让夏侯惇与自己同乘一辆车,对他特别亲近看重,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这是其他将领都没有的待遇。
这种信任到了什么程度呢?野史记载,有次曹操患头风病,疼得彻夜难眠,只有夏侯惇在身边时,他才能稍微入睡。还有一次,夏侯惇喝醉了酒,误闯了曹操的卧室,曹操不仅没怪罪,还让人给他盖上被子,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惜同年四月,夏侯惇就病逝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薄葬,墓中只放了一副盔甲和一卷兵书。曹丕亲自素服发丧,追谥他为忠侯,并下令:\\\"夏侯惇功高盖世,当配享太祖庙庭。\\\"这是曹魏武将的最高荣誉,整个三国时期,能享此殊荣的也不过数人。
二、夏侯渊:虎步关右的突击大师
(一)千里奔袭的战术奇才
建安十九年(214年),陇西地区的羌人部落突然收到消息:曹魏大将夏侯渊正率骑兵赶来,距离他们的城池只有百里之遥。羌人首领哈哈大笑:\\\"从长安到这里有千里之遥,夏侯渊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过来!\\\"谁知第二天清晨,城楼上的哨兵就惊恐地大喊:\\\"曹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