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姑娘的脸瞬间红透,颈间的疤痕像朵突然绽放的花。她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他的指腹带着腌菜时沾的盐粒,有点粗糙,却格外温暖。
领证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奶奶坐在轮椅上,手里捧着个红布包,里面是对银镯子,是当年给儿媳准备的,如今刚好传给孙媳妇。这镯子上的花纹,是我亲手錾的缠枝莲,老人把镯子套在姑娘腕上,盼着你们日子像这花一样,缠缠绵绵,岁岁平安。
雨停时,两人沿着湖边散步。安安忽然指着远处的公益厨房:等明年,我们再加盖一间屋子,专门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就像我爸妈当年教我那样。
姑娘望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十年前在火海里,他攥着自己的手说我会找到你。原来有些承诺,真的能跨越山海,在时光里长成参天大树。
地窖里的酱菜坛又添了新的,坛口的布巾在风里轻轻摇晃。那些被火焰灼过的伤痕,被岁月遗忘的名字,终究在这一坛坛的烟火气里,酿成了最绵长的滋味——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回甘。
公益厨房的孩子们渐渐多了起来,安安和姑娘索性在旁边辟出一间小教室,找来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每天清晨,院子里总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混着厨房里飘来的酱菜香,像首鲜活的晨曲。
那个总来讨腌萝卜的小男孩,如今成了教室里最认真的学生。他奶奶的病渐渐好转,也常来厨房帮忙择菜,逢人就说:这对年轻人,比亲儿女还贴心。
入夏时,庄园接到了个特别的订单——市里要办非遗文化展,想把奶奶的酱菜手艺列进去。奶奶起初还犹豫:不过是些腌菜坛子,登不了大雅之堂。直到看见姑娘和安安熬夜做的展牌,上面印着地窖的老照片,写着百年酱菜里的家与牵挂,才红着眼圈点了头。
开展那天,玻璃展柜里摆着各式酱菜坛,旁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安安父亲的日记片段,还有姑娘整理的救人事迹。有个白发老人站在展柜前看了很久,忽然握住奶奶的手:当年我家也做酱菜,你这手艺,让我想起故去的老伴了。
奶奶笑着递过一小瓶试吃装:尝尝这是新腌的紫苏梅,酸甜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