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不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个月期限到了。林烬将省吃俭用攒下的一千块交给芸姑。芸姑没接钱,反而递给她一小卷光泽温润、颜色纯净的桑蚕丝线,和一张更复杂的牡丹缠枝粉本。
用这个。下个月开始,不用交钱了。芸姑的声音依旧平淡,但眼神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极淡的认可。你画的那些小东西,她指了指林烬放在角落的速写本,有点意思。
林烬心头一热,鼻子微微发酸。她知道,自己终于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经纬之路上,迈过了第一道坎。手上的茧是勋章,心中的火是灯塔。她离那个在暴雨中狼狈逃离的女孩,已经越来越远了。
(四)
言遇:微光与知音
时间在梭子的咔哒声中悄然流逝。林烬的手指早已适应了丝线的锋利,动作也从最初的生涩笨拙变得流畅稳定。厚茧覆盖了指腹,却磨砺出更敏锐的触感。芸姑给的那卷上好丝线,在她手下渐渐化为一片繁复精致的缠枝牡丹底纹,色彩过渡自然,花叶立体生动,初具气象。
经纬拾光的账号也渐渐有了起色,积累了几千个忠实粉丝。林烬偶尔会将自己设计并缂制的一些小件——比如一枚精巧的银杏叶书签,一朵立体的缠枝莲胸针——放在一个独立设计师的小众平台上寄售。价格不菲,但用料考究,纯手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竟也吸引了一些追求独特品味和艺术价值的买家,口碑慢慢发酵。这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她的基本生活和购买更好的材料。
苏城的春天来得早,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花香。一场旨在推广江南非遗技艺的小型交流展在古城区一座修缮过的老宅里举办。主办方不知从哪里看到了经纬拾光的内容,辗转联系到林烬,邀请她带着作品参展。这对寂寂无名的她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展览规模不大,参展的多是本地老艺人或他们的传承人。林烬的展位被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她没有抱怨,精心布置:一块深色的绒布衬底,上面只静静摆放着几件她最满意的作品——那枚银杏书签,一朵用极细金银线勾勒边缘的蓝色鸢尾胸针,还有一幅巴掌大小、缂着苏城水巷烟雨意境的素色小画。旁边放着一台微型缂丝机,她现场演示着通经断纬的基本技法。
她的展位清冷、内敛,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与周围一些色彩艳丽、更偏向旅游纪念品的摊位形成了鲜明对比。驻足的人不多,但每一个停留的,目光中都带着欣赏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