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6/27页)
远大的辉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黑夜里的闪电,唰地照亮了我沉寂的心海。
---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着了魔。扫完路,干完管事额外塞的杂活,我所有的时间都泡进了那间偏僻、阴冷、积满灰尘的藏书楼。这里堆着侯府历代攒下的书,里头不乏些落满蛛网、没人要的杂书、地方志,甚至前朝的邸报抄本。看门的老仆早就老眼昏花,对我视而不见。
我发疯似的翻找。目标明确:所有关于河道治理、钱粮转运、地方税赋核算的记载。拗口的古文、模糊的字迹、被虫啃过的书页……我仗着现代灵魂强大的信息搜索本事和逻辑分析能力,在故纸堆里艰难地扒拉、印证、拼凑。手指被粗糙的书页磨破,冻得通红发僵,眼睛因长时间在昏暗里看东西布满血丝。饿了,啃一口硬得像石头的冷窝头;渴了,灌一口屋檐滴下的雪水。
我像个疯子,更像一个在绝境里抓住救命稻草的赌徒。
终于,在一本落满灰、边角都烂了的《前朝工部河渠纪要》夹页里,我找到了一份字迹潦草的批注。批注的人显然是个懂行的河工老把式,寥寥数语,却点出了几样关键工料(比如特定规格的石料、固堤用的藤条)在核算时最容易被人虚报、偷工减料的地方,还有怎么通过核对地方上报的物料运输损耗和邻近府郡同期采购价,快速比照验算的法子。思路简单、狠辣,直戳要害!这法子,搁在大胤朝现行的河工核算体系里,简直是降维打击!
狂喜像电流瞬间窜遍全身,又被更深的寒意压了下去。这发现价值连城,可也是把悬在头顶的双刃剑。怎么让它安安稳稳、准准当当地落到李崇文手里,最后变成我需要的回报直接献上去跟找死没两样。沈珏和王氏碾死我比碾死蚂蚁还容易。
得弄个天衣无缝的巧合,一个滴水不漏的意外。
---
几天后,一个寒风刺骨的傍晚。我抱着几卷从藏书楼借出来(或者说看门老头压根懒得记)的无关紧要的闲书,低着头,匆匆穿过侯府后花园那条偏僻的、通向我那狗窝的碎石小路。这条路,也是去侯府西角门、府里采买下人常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