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9/10页)
骑猪追火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默的指尖触到石板时,挂坠突然轻轻震动。他仿佛看见赵信在暗渠里凿刻的身影,凿子与石头碰撞的火花溅在他脸上;看见赵石往水里放木牌的虔诚,木牌上的汉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见王获的家书顺着水流漂远,字迹在水波里轻轻晃动——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最终定格在石板的刻字上,温热而清晰。
这石板下面还有东西,考古队长用刷子拂去石板边缘的淤泥,露出块陶管残片,上面刻着个小小的汉字,刻痕与赵石塞在陶管里的木塞完全吻合,和之前在暗渠发现的木塞材质一致,应该是同时期的工匠留下的。
林默想起赵石埋在泥里的竹简,突然对队长说:能不能在石脉图终点的位置挖挖就是流向昆明池的那个转角,可能有竹简。
队长半信半疑地让人调整发掘位置,果然在三米深的淤泥里发现了个陶瓮,瓮口用青石板盖着,上面刻着石脉图的标记。打开陶瓮,里面装着几卷竹简,最上面的正是王获写给母亲的家书,竹简边缘的水痕、上面的泪痕,甚至王获写字时用力过猛留下的凹痕,都与林默穿越时攥在手里的那卷一模一样。
太神奇了!队员们惊叹不已,两千年前的竹简居然保存得这么完整!上面的字迹还能看清!
老太太看着竹简上的泪痕,眼眶红了:我老伴儿总说,历史不会被淹没,就像水不会真正断流。王获的冤屈,赵信的坚持,赵石的守护,都会被记着。她转身对林默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闪着泪光,你上次问我为什么对这些旧事这么清楚,其实……我是赵石的后人,家里代代传着石脉图的故事,传着‘水载真相’的信念。我老伴儿是考古学家,他一辈子都在找这块‘汉兴石’,就是想完成祖辈的心愿。
林默的心像被什么撞了下,又酸又暖。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挂坠会带他看见那些细节,为什么他能触碰到竹简——不是偶然,是历史的接力,是那些被记住的人,在时光里互相回应;是那些藏在水脉里的信念,穿越千年,找到了愿意倾听的人。
那天下午,林默带团重游未央宫。阳光正好,夯土台基上的瓦砾在光里泛着金辉,远处的昆明池波光粼粼,像千年前的水脉,正带着那些未说的故事缓缓流淌。他指着新出土的青石板,给游客讲石脉图的故事,讲赵信、赵石和王获的故事。
各位看这石脉图,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两千年前,有位工匠冒着杀头的风险,把它刻在暗渠里;有位少年用生命守护它;有群百姓把它刻在陶管、石桥和城墙砖上。水会改道,朝代会更替,但那些藏在石脉里的信念,那些被水载着的真相,会像水流一样,永远流淌。
穿蓝色冲锋衣的大叔突然说:小林导游,你讲的不是历史,是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