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哪个地方的主官是这样的“清官”,那么当地百姓就有罪受了,那些把持衙门权力的胥吏跟衙役,盘剥百姓的手段简直刮地三尺。
加盖印戳收“戳记费”,告状预先登记收“挂号费”,帮助传递状子收“传呈费”,状子递上去官员数日不批,帮忙催批收“买批费”,状子批下来又可收“出票费”,请求调解和息收可收“和息费”
衙役传唤当事人,收取“鞋袜费”、“舟车费”,勘察取证收取“踏勘费”,拘捕人犯到庭收取“解绳费”、“开锁费”,保释人犯收取“取保费”。
他们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全然不把律法放在眼里,肆意玩弄。
因为那些“清官”往往出自大家族,只要不出什么惊天大案,他们就可高枕无忧,才不管百姓死活。
好在曹温只是一县主簿,杀伤力较小。
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没有,正因为曹温不理事,没了制约,才让张怀仁这位县丞有机可乘,将触手伸进各个部门。
就连前任县令赵承,都要让张怀仁三分。
所以说,“清官”害人。
结合两次议事时的观察,乾元却是不信,曹温真是什么清修之士,八成是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