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miaok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佛法里亦然是如此,在《华严经》中这样叙述:“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修道的根本,功德的母亲,信心可以出生一切道宝,没有信就不能够开发智慧,没有智慧就不懂得学佛求道。
那智慧究竟是什么呢?是世人所说的,聪明有学识吗,是学问很多吗,是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地谈吐吗?
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让“智”,了解一切事理叫让“慧”。佛法中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智慧,遇事就知道如何决断、选择。
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行者(修行修心修念),这些年来,我不断地思考,实践和总结,发现真正行之有效的,就是从源头上去看待和解决。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先看明白了表象背后的核心本质,再从本质上入手去行持,落实实践感受,这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修持和完善。
外界的种种法都是表象,最核心的部分仍是心念,学会止观双运。
佛法中,止观是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乃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即禅定(止)、智慧(观)的合称。指抑制心里因俗念而产生的妄想,使心保持平静、稳定,以集中心思去观察和思维,达到佛教的智慧境地。
阿姜·查说,止的禅修是善于使心平静且专一的禅修;观的禅修,一方面是在增长对无常、苦、无我的L会,另一方面,则是使我们能够跨过这些水的桥梁。
笔者认为止观是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地都可以进行的,拥有足够的禅定力,能让无论面对多么糟糕或美好的境遇,都可以较为快速地平静下来,不至于被外境牵着走,而是安住在本L上,一切的外境与内在心念的变化你都能看见,并且能够在当下让出对自已最为合适的抉择,从而让自已的内心状态持续保持在平和喜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