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波倚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太祖皇帝登基,凭借棉花的特点,便开始在全国推广。
因此,棉花产量是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开始时候,全国人口不多,可以有多余的土地来生产棉花。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的需求增加,棉花的产量也就越来越少。
到了现在,棉花产量比之此前,下降有一半以上。
朝廷对于单个农产品,很少做专门的而研究课题,也就是因为涉及到棉花的种植,泰昌便要求大臣们说说棉花的历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偏听一家之言是泰昌的特点,哪怕是屡创奇功的方书安,也没有那样的待遇。
皇帝的命令,自然是要争先恐后完成,方书安写有一部分,户部也写了一部分,才有前面的介绍,一番解释,大臣们总算是明白棉花这种作物的来由。
此前,棉花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不受人喜欢,主要是因为棉布生产工艺粗糙,生产出的布料和麻布有的一比。
传统工艺的棉布,一直延伸到新世纪还有人使用,也就是偶尔还能见到的老粗布。据说是有些人怀念粗棉布那种颗粒感,有童年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他的颗粒感,是传统工艺当中无法避免的问题,难以具有丝绸顺滑的感觉,所以棉布也就无法进入大家之眼,只能沦落到和麻布一样的水平,作为平民用料。
方书安要解决的,便是这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