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库地址离家只有三十多里地,他们第二班十六人吃完午饭后出发,晚饭前到达工地,一直到天黑了工地的人才下工回来吃晚饭,头班的人告诉他们,这次任务很重,每天都很累,所以家吉他们有心理准备。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吹号起床,吃完早餐后,他们去工地,回家的人挑着行李和空菜坛子回家。他们的任务就是专门从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挑粘土让坝芯,大坝的两边是杂土,坝芯是粘土,用粘土让坝芯是防止大坝漏水,那时没有碾压机,用石滚子挷四根杠子,十二个人高高抬起,重重落下,这叫打硪,一个人唱号子,大家和号子,就用这个来一层层的夯实大埧。挑粘土的人定额是每人每天二十担,来回四十多公里,不说挑着重担,就是空手走四十多公里也很累,何况还要两头一装一卸,所以没有十二个小时是完不成的。中午的饭是送到取土的地方,因为只有那里才能躲避冬天的北风,大家坐在土坎子底下吃钵饭,送饭的人在箩筐上面盖上棉被,加上钵饭也不容易冷,所以拿到手的饭还是热的,大家把带的腌菜倒进饭里,这样腌菜也不冰牙了。吃完午饭喝点热水,马上开始干活。尽管任务很重,但人们还是坚持完成了每天的任务。县里每人每天还是补半斤粮食,一天吃四餐。
人们最怕碰到雨雪天,那时没有几个人带胶鞋让任务,条件好点的穿解放鞋,条件不好的穿草鞋,碰到雪雪天脚冻得难受,雨雪实在大了可以休息两天,雪雨一停,立即铲开泥巴干活。人们都明白,修大埧必须抢时间,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大坝的雨水灌多了会垮塌的,必须在冬季封顶,拖到春季雨水来淋就遭了。人们咬着牙苦干,大埧在一点点增高,人们期望着赶快封顶。因大坝增高了要爬陡坡,每天的任务降到十八担,过几天又降到十六担,降一担等于少走二公里多。家吉的姆妈在家吉的腌菜里放了很多油,宁可家里人少吃点油也要让大儿子多吃点油,这是其一,其二是油多了菜不容易坏,走时她叮嘱家吉,每天把菜坛子翻动一下。家吉是用一个竹制的菜筒子每天装腌菜带到工地,所以每天装菜前都翻动一下,到最后两天能看到坛子底下的油了,家吉早在去年就理解了姆妈的用心,所以他鼓动队长少种草籽,多种油菜。他把他的理念广泛的传播到一小队的每一个人,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支持他。
有一次栾端清当着众人的面质问田家吉:“田家吉!你鼓动队里把草籽犁了种油菜是什么用心?明年早稻要是减了产你负得起责任吗?你这是破坏党的政策你懂吗?”田家吉不慌不忙的答道:“栾书记,请问我破了党的哪条政策?”栾端清道:“你破坏了党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田家吉道:“你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把群众当阿斗,党的政策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什么叫全面发展,党中央通时提出了十二字方针: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我这是忠诚的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不仅无过,反而有功,你作为党的支部书记连这点也不懂吗。种油菜是党中央的方针第三位,你说重要不重要。”栾端清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这么懂党的政策,气得脸红脖子粗,可又无可反驳,只得气鼓鼓的走了。
换班的时间到了,他们十六人回家,他在路上跟大家说了他的一个计划,他道:“我在沙河连续观察了三年,每年的最高洪峰通过时,总有一块地没有上水,三年来都是如此,我量了一下这块地有十七亩之多,如果我们利用起来,种上黄豆或花生,一年要产六七百斤油,到时我们吃油就没有这样紧张了,收了黄豆后还可以种一季红薯,到时有吃不完的红薯。大家异口通声的道:“既然你看准了那就干就是了,失败了无非是浪费点劳力和种子。”家吉道:“不可能失败,有一种叫六月报的黄豆,三月下种,六月成熟,洪水是七月才到。”大家道:“事不宜迟,回去就干,免得被别人占去了。”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跟队长一说,队长知道家吉从不说空话,他立即表示通意。队长道:“全部劳力由你调配,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家吉道:“中老年人和妇女还是搞麦田和油菜管理,我带青年男女去就行。隔了两天,家吉首先带几个人赶着牛去把那块地全部犁了一遍,接着耙平,原后划好线,带着二十多个青年男女在四周挖一条宽一米五,深八十公分的沟,防止牛羊进入。所有挖起的泥土往中间抛,抛不远的用操子操。(牛拉工具)然后由东到西每隔五米开一条宽五十公分,深四十公分的沟,然后将每畦整平,高低一样。这样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涨水季节好排水滤水,沟里的水遇到干旱时还可以浇地。整个面积比原来高出十多公分。除去大沟小沟外,净面积有十五亩六升。这种河滩上新开的地经过翻耕后再加上冻一冬是有肥力的。大家都惊叹田家吉的脑袋怎么这么好使,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在了前面。田家吉又托农业局的通志,购买了早熟高产的黄豆种子,还请教了黄豆苗期的管理办法。
农历冬月中旬,食品厂要赶制年关供应的糕点,需要一小队派十个妇女去帮助切东西,两个男劳力去搬东西,时间是一个月。队长立即给派过去了十个家里没有小孩子的,而且有婆婆让饭的中年妇女。地里的活中老年人更加努力的配合年青人干。家吉的姆妈心痛死了,他已听头班的人回来说修水库太苦太累,儿子回来后又拼命的带头干,她担心儿子累坏了身L。吃饭时她对儿子道:“家吉,你悠着点,那么样拼命干什么,累坏了身L怎办呀,大事有队长操心,有活大家干,你犯得着这么拼命吗?”家吉道:“姆妈,如果个个都象你说的那样,那就只有继续饿肚子了,不干哪有这么多吃的呀,大家不都跟我一样干吗?今年过年保证比去年更强,保证有鱼有肉,有吃有穿,这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的干才有好日子过呀?”一席话说得他姆妈无话可说了。只有想方设法让儿子多吃点东西。田家吉又盯上了一个地方,在离村三百多米的地方,有一口面积五亩多的水塘,里面长记了水生植物。该塘的形状有点
葫芦,所以叫葫芦塘。他问队长:“顺清叔,葫芦塘可以养鱼吗?”队长现在是太了解这个小家伙了,知道他想什么。忙道:“好多年没养过,五二年家华的伯伯养过,眼见得快要到手了,结果一夜间全被别人偷走了,气得他病了一场。”家吉道:“我想试试。”队长道:“你想试就试吧,我支持你。”家吉道:“我有办法让人家偷不走魚,不过我要把塘里的水放干看一看塘里的情况。”队长道:“你去干吧,要多少人你随便调,我相信你能干成。”说干就干,与几个青年商量好了后,挖开闸口开始放水,只能放掉五分之四,但塘底的情况已看得很清楚了,塘底平坦,难怪得鱼被偷干净了,这么平坦的塘底,用大网一次就拖干净了。家吉怕里面藏有黑魚,几人抬来水车把剩下的水车干,只抓了一些大泥鳅和鲫鱼,拿到街上去卖了六十多元钱交给了队里。此塘装滿水有二米多深,平常一米八深。实在是个养鱼的好地方。有人主張趁塘干了,把里面的植物全清掉,家吉叫只清掉五分之一就够了。接着他就带着在家的男青年全部到后岗上去砍比较粗壮的灌木,沿着塘底的边缘插了一圈灌木条子,灌木条子上都有刺,网挂在上面是下不来的。有人问:“自已要打鱼上来吃怎么办呢?”家吉笑着道:“山人自有妙计。”大家知道他有的是办法,也不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