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四快到来之前,家吉入党了,与他通时入党的共有四人,有三小队的田静,五小队的田应堂,六小队的田三林。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大队主任田庆山和小队长田顺清。他们的入党资格都是工作队审查通过的。都是千里挑一的先进人物。
入党后的田家吉劲头更足,他发誓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他要在自已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不用为吃的穿的发愁。他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他的项目,河里的黄豆苗长势良好,他不允许里面有一根杂草。他亲自挑一担麸皮去葫芦塘喂鱼,看着鱼儿抢着吃食他高兴极了,看着即将收割的油菜,他心里盘算着如何快速把肥补进去,土坑里已经装滿了,足够这些油菜田的肥料。
四考开始了。首先是把草籽田翻耕整理好,插上秧苗,紧接着就是收割油菜,收割完毕后家吉带着全部男劳力。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把油菜田里的肥施完了,整田插上秧苗。按着是大面积的收割小麦,人们挑着麦梱,感觉比往年要沉些。一如既往的一小队的四块任务比别的小队提前二到三天完成,进入棉田管理。一小队一班老人早就把油菜打出来了,出乎意料的是菜籽比往年多了四倍,老人们高兴得不得了,今年起码每人能分到五斤油,这全是家吉的主意。后来每人分了四斤六两菜油,家家都买新坛子装油。接着老人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继续为小麦打场,家吉每天下午都带着年轻人过来收场,当打场打到一半的时侯,大家惊奇的发现,堆在场上一角的麦粒已有往年的全部多了,可是明明还有一半没有打场呀。今年的麦粒比起往年是又大又圆又饱滿。最终的结果是一小队一九六四年的小麦产量比往年翻了翻,其他小队也多了五六成。大家都说这是工作队来得好,带来运气,赶走了晦气,所以才大丰收,工作队的人也很高兴。留足口粮种子后还多二千多斤小麦。家吉道:“这才是真正的余粮,我们卖余粮去。”
不管多忙,家吉都不会忘记三个不起眼的地方,河地,沙地,魚塘,几乎每天都要去看一次,黄豆长得盖了沟。里面一根杂草都没有。杆子上从上到下结滿了密密麻麻的豆浆,十分招人喜欢。鱼塘里的魚长得特快,每条差不多有一斤重了,原来长滿杂草的塘里,现在干干净净。他每天安排一个人去割草喂魚,一天两担,被魚吃得干干净净,他隔三差五的挑一担麸皮去喂魚。队长也是偷偷的到他的几个格处关照的地方去了几次,见到长得那么好的黄豆,长到一斤多的鱼,心里无比的高兴。鱼长大了,一定有人眼红,他组织人搭了个棚子,晚上派两个年纪大的去看守,并配一把三节手电筒。
六月中旬黄豆收割后又迅速种上红薯。又一个出乎意料的喜讯传来,河地,沙地两地合计产黄豆九千斤。在粮食局机榨上榨了一千三百五十斤油,每人分了六斤豆油,多余一百多斤,家吉叫队长主动送去大队。主持工作的田庆山主任见一队送来这么多油,高兴坏了,正在发愁找哪个生产队要点油来才好,一小队一下送来一百多斤。队长道:“你再别找别的小队要了。”田庆山道:“有这么多油,够一年用的,我找别人干什么。”
说来也怪,这年真是风调雨顺,说想雨,雨就来了,棉花,稻谷和各种杂粮的长势都特别好。
七月份,河里涨水了,红薯地成了一座孤岛,也不担心别人去偷红薯了。
在这个月十大队的新的领导班子在工作组的主持下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