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大哥,我看了前面所谓的断法舍法,好像与白骨观的观修,大概是一个意思。我以前,总有一个疑惑,这种观修,大概与心理暗示差不多,现在看来,还有许多神秘的地方。”
刘大哥笑到:“佛法广大,因众生因缘不同而显示各种教法,你我只是看到沧海一粟。”
“那是不是另一种心理暗示呢?”
我担心,强烈的心理暗示,会造成一种精神分裂,让你产生某种幻觉,以至于变成精神病。在精神病人的头脑中,有一个另外的世界,或恐怖或高兴,反正是没来由的,根据自己的幻觉欢笑或痛哭。虽然我这种担心有点多余,毕竟历代上师表面上看,是正常人。
“我们从出生以来,就存在于大量的无所不在的心理暗示之中。比如,当你小时候有了名字时,你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与你有什么关系。但是,当大人们多次拿这个名字来叫你时,久而久之,你就知道,这个名字与你有联系了,这也是一种暗示,最后,你接受了,自己就是小庄,小庄就是你。”
这个比较很有说服力。当从小父母及社会给我们的角色定位,包括名字、性别、社会身份,都开始了对我们的暗示。只不过,这些暗示已经成为每个人面临的普遍现象,所以见怪不怪了。
“对,我们的自我意识,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他人或者自己的社会暗示而来。但是,佛教是认识真理的,为什么也要这种暗示的方法呢?”
“我没承认,那种观修的办法就是心理暗示。但即使你认为它是心理暗示,那又怎么样?那只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破除原来的自我意识,难道不行吗?况且,破除之后的境界,是空。大概相当于负负得正,否定之否定,也算是合理,对不对?”
这个说话把我逗笑了,他用数学或者哲学,也以一种幽默的态度,况且,此时他喝茶的样子,仿佛跟玩似的。
“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一减一等于零,也算是到达空性的一种办法。直接告诉我们空性,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