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藏无数修行人都是这样,即使已经达到极高的修证境界,仍然会把经续论典整部整部地背下来。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饱学之士,而是出于实修的必要。在实修过程中,反复以经论和上师的金刚语来指导修行、印证修证境界,同时以自证现量印证经论、上师的教言。真正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从最琐碎、平实处一路埋头做下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几十年,不松懈不放弃。如掷石入深潭,一沉到底。”
接下来,上师对功夫二字,作了清楚的开示。
“说到做工夫,有些人以为就是指上蒲团打坐,坐的时间越长,工夫越深;也有人认为工夫要到红尘中去历练,躲进深山或关起门来打坐不算真工夫。这两种看法都失之片面。不少学佛的人只是学打坐,以为坐功到了就是得道,至于闻思、磕头、忏悔、放生、念咒念佛及其他善行,都是空花佛事,未得要领。其实,禅坐只是入定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佛的目的,由定生慧方能入道,否则一味求定,无异于外道,坐上千万年也还是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更不要说圆满证悟。”
这种说法,可以看出,所谓密教,中心内容与内地的佛教是没有区别的。法理上,完全相同。
我在崇圣寺听过,在南怀瑾的书上看过,甚至在弘学的书里也读到过类似的内容。如《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用功到了身心一如、静境现前,还仅是初步工夫,若耽着于此,无明难断。然而,完全不要静定、不做功课,也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经书里说得明白,你我如一壶浊水,要静深不动,才能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四下折腾,只能是越搅越混。慧由定生,定从戒来。善护身口意、远离贪嗔痴,就是持戒。初学者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身处愦闹中而不被外境所转,是不可能的。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的闻思和前行修法是针对下等根器者设立的方便法门,对根器比较好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要。我曾听人说:五十万前行只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最多是把身体锻炼得比较好而已,而且几年也修不完,太浪费时间;不如一言之下顿悟如来本意。还有人对我说:闻思是舍本逐末绕圈子,学佛最主要是明心见性,不悟本心,学法无益。”
上师举这种话来,意思很明白,想说是:学佛要实在,想偷懒走捷径,是不行的。
“的确,在藏汉历史上都有很多不经闻思便证悟本性的例子。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诸佛无上密意的《定解宝灯论》,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自然通达三藏,写出诸多光耀古今的显密论著。荣素班智达幼年尚在母亲怀里吃奶,便能对班智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大圆满祖师贝诺扎那的杰出弟子邦甘麦彭滚波是在八十岁时,路遇贝诺扎那上师,蒙师点拨,当下彻证大圆满,而此前他从来没有闻思过。”
我过去没有听说过这些名字,但我听说过《定解宝灯论》是一个七岁的法师著的,今天明确听到上师提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