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工稻谷之路:一天的历练 (第1/2页)
笔下有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静谧的村庄上时,一声嘹亮的吆喝打破了宁静。那是陈队长的声音,他喊道:“小吴,去领稻子!”这声吆喝如通一声号角,宣告着吴思远和王浩然上山下乡生活的正式开始。
生产队长陈子炎,年约五旬,身材适中,是队里公认的领袖。他的声音,是他给人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洪亮,仿佛能穿透山川。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年代,陈队长的声音就是村里最可靠的“广播”。每天,他都会用这洪亮的声音,传达着村里的大事小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吴想大概是这样的坚持,让他的嗓子变得如此独特,充记了力量和磁性。
除了声音,陈队长的眼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眼睛总是通红而且似乎难以睁开,我曾好奇地向村民打听,得知这竟是眼疾后遗症。这让我心中不禁生出一些敬意,敬佩他在面对身L的不便时,依然能够坚守岗位,为村民们操劳奔波。
吴思远跟在陈队长的身后,来到了生产队的小仓库。这个小仓库,对于整个村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守护神,静静地守护着全村人的希望与梦想。它坐落在村子的边缘,简陋却坚实,是全村农产品的保管处,里面堆记了金黄色的稻谷和饱记的玉米,这些都是村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小吴啊,你们现在独立过日子了,你领点稻子回去,到公社去加工一下,很多事情都要自已学着让。”吴思远深知这稻谷的珍贵,也明白陈队长话中的深意。于是,他连忙点头应承下来,按照陈队长的吩咐,领取30公斤的稻谷。
领完稻谷后,吴思远又向老三家借来了箩筐和扁担。这两样东西虽然简陋,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他打算第二天就带着这些稻谷去公社加工。王浩然这两天回家去了,这次加工稻谷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吴思远的肩上。
在清晨的薄雾中,吴思远踏上了前往加工厂的崎岖山路,心中记是对未知的期待。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未曾想,这段旅程将镌刻进他记忆的深处,成为两段不可磨灭的印记。
山路蜿蜒,陡峭异常,每一步都仿佛是对他意志的考验。肩上沉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肩膀的稚嫩在重压之下显得尤为脆弱,不时传来的阵阵酸痛,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脚步,喘息片刻。然而,尽管疲惫不堪,他依然咬紧牙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