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T—34坦克! (第7/8页)
散心靓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期的T—34/57Model1941刚刚生产出来便投入了紧张的莫斯科保卫战,因其强大的反坦克火力,很快获得了“坦克猎手”的称号。有关它战斗使用的资料并不很多,从现有的记录来看,这些“坦克猎手”都配备给一些新组建的坦克旅,一般配备数量不多,作为坦克旅的反坦克骨干。
比如1941年9、10月间在维亚济马紧急组建的第21坦克旅。该旅最初获得了10辆T—34/57“坦克猎手”,随即在10月中旬投入莫斯科保卫战。10月15日,该旅在加里宁附近集结,准备投入反突击。10月17日清晨,尽管天气和地面情况都不好,但该旅仍然对对集结加里宁附近的德军的侧翼实施了坚决的进攻,T—34/57坦克群一马当先突破了德军侧翼,排级政治指导员E·格穆里亚(E.Gmurya)指挥的T—34/57在公路上与一队德国卡车遭遇,T—34/57如旋风般冲进这个长达3000米的车队中,连打带撞摧毁了整个车队!随即,这辆坦克又闯进了一座德军野战机场,摧毁了一架未及起飞的轰炸机。最后,这辆英勇的坦克被德国炮兵所击毁,但格穆里亚和另一位幸存的乘员设法回到了苏军战线一边。该旅在四天的作战中,毙伤德军近千人,击毁坦克34辆,火炮31门,各种运输车200余辆,其中大部分战果—尤其是坦克,是由T—34/57取得的,但该旅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旅长苏联英雄卢金少校和坦克第1营营长苏联英雄阿杰巴罗夫上尉与他们的T—34/57一同战殒。战至11月底,第21坦克旅的T—34/57已经损失殆尽,但该旅的T—34/57车长格罗别兹(Gorobets)也以击毁7辆坦克的成绩晋身坦克王牌的行列。在这个时期,影响T—34/57使用的最大因素还是弹药问题,由于57毫米穿甲弹的产量始终不是很高,加上还要供应步兵团装备的ZIS—2反坦克炮,分散配置又给后勤保障带来了困难,所以各个配备T—34/57的部队经常感觉弹药不足。
1941年10月,第8坦克旅接收了8辆T—34/57,但是不久,该旅就抱怨因弹药不足,使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无法正常作战。而当时苏军缺乏无线电设备(一般车辆都没有配备电台,指挥车才有)也使T—34/57的作战效能无法完全发挥。另外,部分火炮的生产质量问题也令部队头痛不已。
1943年重新开始生产的T—34/57Model1943的装备情况不详,但由于生产批量小,似乎也分散装备了一些独立的部队或分队,加强某些方向上对德军重型坦克的作战能力。T—34/57Model1943第一次投入战场是在1943年8月,没能赶上一个月前进行的库尔斯克大会战。装备该车的第100特别坦克连直到9月初也没有遇到与德军坦克交锋的机会,但在作战和对缴获德国坦克的射击测试中,该连指挥官和派驻的技术代表对这种坦克的穿甲威力和对付坚固工事的能力仍称赞有加,但这种徒有其表的称赞并不能挽救T—34/57停产的命运。
单纯从技术角度上讲,T—34/57是一种很成功的坦克,它的尺寸,速度,重量,防护方面跟T—34/76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尽管火炮口径比T—34/76小,但由于身管倍径长、初速快,导致火力尤其是反坦克能力反而有极大的提高。
然而T—34/57火力的提高却是以成本的提高和增加火炮工艺复杂程度为代价的,这就为T—34/57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苏德战争中我们注意到,苏联军队更看重武器的性价比。
无论是坦克、飞机还是火炮、枪支,威力大、价格低廉、生产便利、低维护要求的武器总是受到青睐,反之则遭到否定。当苏军发现威力较小但是却廉价的火炮足以面对当前的威胁的时候,ZIS—4型57毫米/L73坦克炮的超长身管导致工艺的复杂化和成本的成倍提高就顺理成章地成为T—34/57停产的最重要理由—价格高昂但又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技自然不会得到垂青。这直接导致了T—34/57和ZIS—4与ZIS—2在1941年11月兵工生产调整中的第一次停产。
当1943年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出现的时候,T—34/57的命运似乎产生了转机,因为当时现役的苏联坦克炮在它的厚重装甲面前显得威力不足。但成本过高的问题始终困绕着这位优秀的“坦克猎手”。作为ZIS—4的对手,当时有多种85毫米坦克炮正在进行研制,其威力与ZIS—4M相当可成本低不少,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也超过ZIS—4/4M,这一切注定了T—34/57Model1943只是一种应急的过渡产品。危机一过,它就成了抛弃的对象。无论是T—34/57坦克还是ZIS—4/4M坦克炮,其致命的弱点都不在它们的性能上,而是在它们的成本和复杂工艺与当时苏联军队的需要和军工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尽管性能十分的优异,也只能生不逢时了。
通过不断总结战场上的经验,T—34坦克也在不断地改进中,其中有些改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T—34/85。但其中也有不少失败的型号,T—34/100无疑是其中最受注目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