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T—34坦克! (第8/8页)
散心靓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于德军重型坦克在战场的出现越来越多,T—34/85在战斗中已无法有效对抗德国重型坦克,因此苏联工程师打算以100毫米坦克炮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炮。1944年7月,两份分别来自KB92和KB183设计局的改造计划被提交了上去,最后KB92的设计师A.Savin的计划获得了通过,他被命令用ZIS—100型100毫米坦克炮(这种坦克炮是在ZIS—S—53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坦克炮。但因100毫米坦克炮的体积过于庞大,T—34/85的炮塔根本无法容纳,因此苏联工程师只能重新设计了一种炮塔,新的T—34/100样车的车体已经加长,而炮塔座圈则加大到1700毫米,但还是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945年2—3月间,苏联人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打算用D—10—34型100毫米坦克炮代替ZIS—100坦克炮,D—10是苏联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其发射的RB—412B穿甲弹初达到895米/秒,弹重15.59千克,在1500米距离上以60度命中目标时穿甲厚度为100毫米以上,1000米穿深185毫米(高速穿甲弹可达200毫米),换句话说他可以在1500米击毁所有的德军坦克,而且射速可达4—6发/分,这些数字看起来的确是让人动心。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被发现是不合适的,由于D—10使用的是定装弹药,因此炮弹长度近一米,因此在装填时会限制装填角度,反过来又影响射速,也会影响炮手对目标的瞄准和跟踪,因此这种改进型号最后也没能投入生产。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罗霍罗夫卡激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研究者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军约400辆。7月12日晨,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苏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在作战中T—34/76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劣势,这也导致苏军在1944年推出了T—34/85。虽然T—34/76在战斗中不敌德军四号坦克及虎式豹式坦克,但其在卫国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T34坦克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经典的坦克类型,成为苏联人的骄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