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红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剑明在一次回社团的时候也公布了此事,现在的副社长周悦,虽然口头表达了支持,但内心并不是心悦诚服,凡事也讲究个先来后到吧,要提常务副社长,也得先考虑下她,这个马剑明素来独断专行,就把她当空气。
小波重回学校,复归平静,比起社会的大染缸,大学确实是象牙塔,是你可以尽情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避开社会的风波,而何军的事情暂时还杳无音讯,只能静等后续。
这个学校开了马哲与中国近代史,在选择了理科之后,这是少数几门人文科目,素来对人文学科兴趣深厚的他,这也成了他最期待的事。
在理科系,文科自然是边缘科目,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开始几个礼拜,由于不明内情,宿舍里四个人还是准时上课,生怕撞到枪口,但渐渐地,摸清了规律,又从学长那里取到一些歪经,翘课频率越来越高,课堂上的学生自然日渐稀少。
小波还是尽量去上课,只是存有一个期待,希望能碰到一个学问深厚的老师,作为引领自己的精神思想导师,指点些迷津。因此不同于其他课程,原本对占位不以为意,这几堂课,小波都尽量抢占靠前的位置,这些人文科目的高地,也没有其他学科争夺激烈。
第一堂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早早来到教室,占住靠前的位置,老师是一位年长的教授谭德义,年逾古稀,原本已经退休,还是被学校返聘,继续教马哲。头发已经花白,戴大而厚的黑框眼镜,既有饱学之士的风范,又显得仙风道骨,超然绝世,令人不由心生敬仰。老师并没有按照课本去照本宣科,他带着自己的讲义,以一种似乎极有条理的方式来宣讲他的课程。
开课第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精神,没有精神就是站立的死亡,令人耳目一新。然后开始讲马哲概论、发展史,提纲挈领,徐徐铺开。可认真学的人很少,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之时,应者寥寥。小波认真听讲,不过哲学算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理会老师的意思还是颇有难度。
或许是从人对自己的出生开始思考之起,哲学也就开始了,人类就对哲学有了需求。从泰勒斯说,世界的本质是水算起,哲学的历史并不算长,但人类总在前进的道理上寻找生命的永恒意义,这是生命的原动力。原本他就对哲学有种向往,文学让他拥有了性灵,但哲学教会人去思考。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终于得上见到传说的的马哲真面目,这是大学最重要的思想课,让他有一探庐山真面目的渴望。在大学里所有人都把它当做是无足轻重时,求知的渴望、对自身生命的探求,让他迫不及待了。
之后,他讲斗争和统一的关系。老师开始提问,“既然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连结的,那么请问我们班级矛盾是什么,统一性和斗争性怎样体现,如何发展,”无人应答。要么是理解不深,要么就是心有旁骛,老师又问,那么矛盾是否是客观存在的,小波无意间答了一句,这个是局部存在的。对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互相促进发展的。
老师又问,那具体的呢,你们怎样理解班级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分析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老师看情形只能略过,进入下一部分内容。课程结束,老师径直走了,不过小波认为老师只是求知上的领路人,如果想接近真理,必须靠自己探求才能得到,在马哲课之后,小波会为了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再次去图书馆翻厚厚的原著或者类似的精讲,比如政治经济学原理,等有了一定基础再去读《资本论》。《资本论》有点厚,在书柜方格里要占一半,他只能先翻个大概,从政治经济学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板块,驳杂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