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岩觉得,自己不能一直在家干坐着,那样太被动了,得必须做出一些反应。于是,他再三思考后,决定亲自去找“长安周刊”的副总编辑卢照邻。
作为文人的卢照邻,在远离了朝堂的勾心斗角后,终于摆脱了原先愁苦的宿命,现在那日子过的叫一个“好”啊!
身为总编辑,“长安周刊”刊载什么内容,刊载谁的文章,在许敬宗很少过问的情况下,几乎是一言而决,尤其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见识提高后,他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只要自己不去触碰朝堂里的权力分配和人事话题,其他事情,几乎没人和他计较,毕竟明面上有宰相许敬宗“罩着”,谁也不会找那个不自在。
一番简单的老朋友式的客套话后,谢岩直接道明来意——请卢照邻出一份“特刊”,将商涵的事给登出来。
此等小事,卢照邻自无不允之理,立刻安排人去办了……
“长安周刊”时不时以“特刊”名义发行,对于“长安”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当次日百姓们饶有兴趣拿着“特刊”议论之时,谢岩得到消息,那个商涵又来到府门前跪求了,至此可以确定有人在背后操弄了。
“长安周刊”的订阅户中,官员占了相当比例,在散朝后,许多官员均从“特刊”中知道了“谢府”门前发生的事情,众人议论之余,不免揣测,究竟是何人在背后给谢岩增添这麻烦事?
此事真就是一件麻烦事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了!相当一部分官员从中看出了有人在“算计谢岩”的心思。
从表面看,商涵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两样,其一是恢复本姓,然此事只要谢岩允了,难脱“仗势欺人”之嫌,即便是花钱解决,那也得对方同意才可以,况且,就算同意了,也可以说是“迫于无奈”,如此一来,对谢岩的声望可谓是影响很大,中间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其二是拜师,那更明显是个“坑”,他日弟子若有过失,为师者难辞其咎,受牵连当属必然。商涵以一个不算特别密切的关系提出上述两个要求,且动静闹得挺大,目的不可谓不明显,那就是把私事公开化,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对谢岩的声望都将造成打击,而一个官员的声望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晋升等仕途,如此可见背后之人用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