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7/10页)
翎烬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他在说什么江慈抓住老杨的假肢。老兵油子抹了把脸,喉结滚动数次才挤出声音:报告新娘...新郎说...说礼花该炸了...
三颗信号弹突然蹿上天空,炸开的绿光映亮整个山坳。这是去年今日傅衍率队突袭日军军火库时约定的暗号,如今却成了迟到的婚礼焰火。江慈军装右襟的空缺处突然多出枚铜制礼花——那是老王用弹壳现敲的,边缘还带着未褪尽的火药痕迹。
夜幕降临时,晒谷场中央燃起松枝篝火。江慈解开木匣最后一层红布,露出半套残缺的嫁衣。蜀锦上弹孔累累,金线绣的映山红被血迹染成赭褐色。她突然扯开军装领口,露出锁骨下暗红的烙印——那是四行仓库分别时刻下的五角星,此刻正与嫁衣上的破洞严丝合缝。
交杯酒还没喝呢!醉醺醺的老王又捧来陶罐。江慈却走向崖畔的酸枣树,将酒液缓缓倾倒在盘虬的树根间。月光下的黄土突然泛起涟漪,仿佛地下千百个英魂在共饮。烧焦的怀表零件从她指缝滑落,掉进酒渍里发出滋滋的悲鸣。
后半夜落起细雨,江慈独自躺在贴满喜字的窑洞里。子弹壳戒指硌着胸口的烙印,她把傅衍的军帽扣在脸上,终于闻见那缕魂牵梦萦的气息——硝烟混杂着当归药香,还有他总别在领口的野山姜味道。
你食言了。她对着虚空呢喃,手指在草席上划着电台频率。雨滴顺着窗棂敲出三长两短的暗号,窑洞外隐约传来《红星照耀龙国》的诵读声。晨光微熹时,三十七枚军功章在嫁衣上凝满露水,像极了傅衍总念叨的映山红上的朝霞。
第六章
长夜待晓(1978年秋)
军事博物馆的玻璃柜蒙着薄灰,江慈的指尖在无名烈士遗物展签前颤抖。生锈的怀表残件里,烧焦的照片依稀可见两个依偎的身影。年轻讲解员正背诵解说词:...这些破碎的器物,见证着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雨丝斜斜掠过纪念馆的窗,在展柜上织出细密的水网。江慈忽然看见1942年的星光在玻璃上闪烁——傅衍握着她的手在太行山画星轨,冰晶从睫毛坠落,融进她掌心的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