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3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绵绵若存:绵绵,微细连绵的样子,连续不断、永续不绝。若存,若隐若现。意思是道的作用若存若亡,绵延不绝。
用之不勤:用,运行、运动。勤,通尽,有弱小、穷竭的意思。不勤的意思是道的能量永不穷竭,道具有万物所依赖的功能永无尽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在说明道无迹可寻,可又无所不在地发挥作用。它先天地生,亘古长存,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化育着自然万物;又像是天地的仲裁者,决定着广大宇宙、纷扰人世的兴衰沉浮。
陈大明老子在《道德经》中,借物喻理,用了大量的比喻,在以后的讲述中,我们还要涉及很多。但由于老子所阐述的道,有着本原意义上的多元性,所以我们也需要借助不同喻体的自然特征,来加深对老子论述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章中的谷神也好,玄牝也好,玄牝之门也好,它们都是用来描述宇宙本根的比喻词。老子是借用玄牝来揭示道所蕴含的为万物所依赖的永无尽头的、永恒的化生功能。老子这里推重的是道或宇宙本根,而不是谷神和玄牝本身。
谷神玄牝在老子的思辨空间里,是作为与道体及其功能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并被老子拿过来说事析理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构成了老子哲学产生的基础。
宋丹丹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象征符号如何看待老子哲学产生的基础呢
陈大明我觉得应该从直观性的角度看待老子围绕道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由构建严整哲学思想体系出发,而产生的自然、无为等雌柔观点的基础。老子从具体生活场景入手,看到山谷空旷虚寂的特点和雌性空虚、开放的特性,将山谷与雌性的比喻与万物之所从出联系起来,既是对雌性特点的关注,又以此说明道是天地根,具有化生、滋养宇宙万物的功能,这是老子哲学表达的一个重要特色,也被道家后学所传承。《庄子·应帝王》所讲的中央帝混沌被南海之帝倏、北海之帝忽凿七窍而死,就以创世寓言的方式说明了不遵从自然规律必然带来的恶果。而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混沌死后生出盘古开天辟地,既是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形象解读,也是从直观性角度看待老子产生自然、无为等雌柔观点的范例。在庄子的这则精神意义上的创世寓言和民间神话传说中,中央之帝混沌表面看似乎是死了,但盘古从其肚子里产生出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女娲又抟黄土造人,使混沌实现了由旧我向新我的超越。老子生活在陈国苦县,对盘古、女娲的神话传说自然熟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的意象融入老子的思辨世界里,经过提炼概括,用来阐明道的特征,便有了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的精辟论断。民间神话传说既打开了老子探索天地起源问题的思路,也是对道这一涵化万有、产生人类的玄妙母体的倾情赞美,是一首道生万物的颂歌。在学习《道德经》第六章时,与庄子创世寓言和流传千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的民间神话传说结合起来理解与体悟,是很有意思的。
宋丹丹同时,我觉得本章中的谷神和玄牝的比喻,既是说明形而上的道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本原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天地根,又是落到形而下的人类社会治理层面,为无为原则的提出作铺垫的。
陈大明是的。老子从谷神玄牝这些直观性的比喻出发,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男人,包括大国的管理者、领导者要坚持雌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无为而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生态平衡的自然秩序、和美和睦的社会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调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