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
釜底抽薪:以“车少载重”为由,让曹军解甲释鞍,放松警惕;
3
反戈一击:趁曹军不备,突袭曹营。
此役中,曹操长子曹昂为护父战死,典韦持戟断后,血洒辕门。《傅子》记载,曹操败退后捶胸顿足:“吾信贾诩,致此败也!”但贾诩却在战后劝张绣:“曹公志在天下,必释私怨以明大度。”果然,两年后张绣再次降曹,曹操执其手笑言:“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三国志》,意为:让我在天下人面前重获信誉的,是你啊)
三、官渡定策:谋臣的精准押注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遣使招降张绣,贾诩却当众拒绝:“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三国志》,意为:回去告诉袁绍,他连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贤才吗?)转头劝张绣投曹。旁人不解,贾诩分析:“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三国志》,意为:曹操奉天子号令天下,此为应投靠的第一理由;袁绍势大,我们兵少,去了不会受重视,曹操势弱,得我必喜,此为第二理由;有称霸天下之志的人,必定会放下私怨,向四海彰显德行,此为第三理由)
官渡之战中,曹操粮草将尽,问计于贾诩。贾诩答:“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三国志》,意为:您在明智、勇气、用人、决断上都胜过袁绍,半年未胜是因过于求稳。若抓住时机,很快就能取胜)不久许攸叛逃,曹操奇袭乌巢,一战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