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搬运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贤婿,我是有事情找你。你走之前不是弄那个雕版印刷吗?本来我想着大家会很快接受这件事情。可是我慢慢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许多世家都不愿意使用这技术。更有些世家公开宣传雕版印刷会毁掉世家的根基。”蔡邕显得非常焦急。
“岳父大人,现在你印出的书有人要吗?”周义一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书籍的出现应该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和蔡邕都是世家中人,向蔡邕抗议了吧。用现代的创业话说是眼睛紧盯着竞争对手,没有盯着客户需求。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紧盯着客户即可,要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至于风言风语的竞争对手还是一边呆着吧。
在商业社会熏陶多年,这点上场的敏锐度还是有的。
“书籍倒是不断有人用,可是产量还是太小,都供不应求了。可我就怕世家都联合起来反对,我们该怎么办。现在的读书人可都是集中在世家。”蔡邕回答道。
“岳父大人,你放心吧。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书籍的出现一定会冲击整个竹简行业。那些人的意见不听也罢,我们之间存在利益的敌对关系,无论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会诋毁我们。我们要做的是紧盯着天下的读书人,只要读书人任何,任何世家都无法阻挡。不过读书人也分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天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愿意试一试。这类人非常少,大概100个人有2到3个。我们的书一出来他们就会买回来试用,好奇心非常强。其实我们可以找到这些人,让这些人参与完善我们的雕版技术和书籍,他们会非常愿意。这类人天生就是为创新而生,可以和这些人合作。
第二类人是早期的采用者。这类人都是远见卓识之辈,能看到书籍出现产生的优点,也能够包容书籍的缺点。这种人100个人中间大概会有13到14个人,这类人也非常的难得,是意见领袖,我们要得到这批人的认可。只有这些人认可,才有可能通过他们向周边的人推荐,从而触达更广大的读书人。”说到这里周义停了一下,看了看蔡邕。
赵云和周仓听得云里雾里,倒是蔡邕有点明白,不住的点头。
看来高级知识分子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理解力超强,就接着说。就怕这一套说不清楚,周义还的想用别的方式再说。
“第三类人是早期的大众。这类人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只管心我能不能用到,不关心技术。我们得到第二类人的认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得到第三类人的认可才算是初步成功。我们必须证明书籍比竹简更加稳定可靠,他们才会使用。这类人在100个人中大概占30多个。要不然我们的书籍只能自己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