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7页)
杨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虽早已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化作难以追寻的尘埃,但他所遗留的精神火种,却穿越时空,熊熊燃烧,从未熄灭。在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知识传播格局的时代浪潮中,我们越发深切地领悟到,那种面对困境死磕到底的坚定执着、敢于冲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无畏勇气,以及秉持开放包容、共享成果的广阔格局,是何等的珍贵与不可或缺。
从设立毕昇印刷技术奖,激励印刷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到以毕昇舰命名,彰显对科技创新者的尊崇;再到月球环形山被命名为毕昇,这一来自宇宙的独特荣誉,以及现代印刷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我们终得以在历史周期中看清:那些曾被时代冷落的技术火种,终究会在新的社会架构中找到燃烧的象限。这大概便是创新的妙处——看似被取代的旧物,总能在新时代找到化身。这,或许正是毕昇跨越千年,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遗产。
流动水墨:孙知微的绘梦人生
在眉州彭山的一隅,有位画家名叫孙知微,他虽然出身农民,却拥有不凡的才华。孙知微常住青城县白侯坝赵村,他选中了一处幽静的居所,那里水竹茂密,如同世外桃源,喧嚣尘世仿佛都被隔绝在了门外,在这里,他可以放下一切尘世的纷扰,沉浸于自己的绘画世界中。
孙知微天资聪慧,个性鲜明。他不热衷于追逐名利,更不拘泥于世俗成规。孙知微擅长人物肖像画,在他的笔下,人物仿若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这些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好似随时都会从画布上走下来。
孙知微的心灵深处,佛教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他常常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与感悟,化作寺院墙壁上的壁画,让那些原本沉默的石壁也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蜀中的诸多寺院,大多留下了他亲手绘制的痕迹。
孙知微在描绘圣像之前,总会先进行一番严格的斋戒和沐浴,以此净化自己的身心。斋戒之后,他会静坐在清幽的环境中,让心灵达到空灵之境,然后才缓缓拿起画笔,将那份虔诚与敬意,一笔一划地勾勒在画纸上。
孙知微创作的《涅槃图》,构思别具一格。在他笔下的释迦牟尼,圆寂之后依然显得威严而神圣。画中的诸位大弟子和法眷,虽沉浸在悲哀与苦恼之中,但他们的表情并不夸张。尤其是大弟子伽叶,面容平静,没有哀泣之态,仿佛在传达一种超脱的欢喜,这与佛教教义十分契合。
而在《雪钟馗》里,孙知微描绘的钟馗,头戴破旧的帽子,身着简陋的粗布短衣,他手缚一鬼,扛在担端,行走于雪林之中。他的笔触将钟馗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有力,让人深切感受到画中人物的气魄。《五星图》这幅作品,更是孙知微艺术造诣的极致呈现。画中的仙人佛祖,每一笔都透露出神仙的飘逸与超凡,令人生出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