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瓜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www.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图背面是爷爷的字迹,铅笔印被手汗浸得模糊:七月七,织女星最亮,麦囤说像灶台上的油灯。麦囤想起小学课本里的星座图,当年他指着插图说织女星像奶奶留下的银簪,爷爷却偷偷画了这张图,把他的话刻进了纸里。
如今这张星图被装裱在麦囤书房的墙上。每当孙子问起那颗红星星,他就会指着窗外:你看,那颗最亮的旁边,是不是有颗小的那是太爷爷给你爸爸留的灯。城市的光污染模糊了星光,可麦囤知道,在故乡的夜空,麦囤星永远亮着,就像爷爷的目光,穿过云层,落在他的肩上。
麦囤工作后,每年都会收到匿名的土特产——春天的槐米茶,夏天的酸梅汤,秋天的炒花生,冬天的红薯干。寄件人地址总写着南坡村1号,直到某次他提前回家,撞见邻居王大爷正往邮局跑,怀里抱着个印着麦囤亲启的布包。
你爷爷走前叮嘱的,王大爷把布包塞给他,说你在城里吃不上正经土货,让我每年按节气寄。布包里的炒花生还带着铁锅的温度,油纸袋上有爷爷的铅笔字:少放盐,你胃不好。麦囤捏着油纸,想起爷爷生前总说城里人吃的都是塑料味,原来他早就备好了一辈子的乡土味,托人慢慢寄给他。
后来麦囤接王大爷进城住,老人却对着高楼叹气:还是南坡的月亮圆,你爷爷埋在地里,我得替他看着庄稼。临走时,王大爷塞给他个陶罐:这是你爷爷腌的咸菜,说等你娶媳妇时吃,结果……陶罐上用红漆写着喜字,咸菜的酸香混着泥土味,让麦囤想起爷爷在灶房腌菜时,总说咸淡正好,够麦囤吃三辈子。
孙子上初中那年,学校组织乡村研学。麦囤带着孩子们回到南坡,发现爷爷的坟前竖起了石碑,刻着陈老栓:槐树下的守望者。旁边的小槐树已长成合抱粗,树干上钉着块木牌:此树为村民陈麦囤于爷爷逝世当年所植,年轮中藏有乡村记忆。
研学老师让学生们拓印年轮。孙女把宣纸贴在树干上,用铅笔轻轻涂抹,突然尖叫:爷爷!你看!宣纸上显出清晰的年轮纹路,某圈年轮里竟嵌着枚生锈的铁钉——那是当年爷爷给老槐树填水泥时,不小心敲进去的。
这是树的伤疤,麦囤摸着铁钉,想起爷爷手上的裂口,就像人受过的伤,好了也会留下印子。学生们似懂非懂,却都认真地拓下了年轮。当夕阳把树影投在墓碑上时,麦囤看见孙女拓的年轮纸上,铁钉的影子恰好落在麦囤星的位置,像爷爷当年用烟锅比划的北斗勺柄。
晚上,研学团队在打谷场露营。麦囤给孩子们讲老槐树的故事,讲到爷爷用槐树枝给她爸爸削陀螺时,孙女突然指着树冠:爷爷!树上有星星!
众人抬头,只见槐树叶间闪烁着点点微光——是爷爷当年挂在树上的萤火虫灯不,那是城市孩子从未见过的真正萤火虫,它们从树洞飞出,绕着墓碑飞舞,像爷爷撒下的星光,落在孩子们仰起的脸上。